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前两日,被一个公众号安利的一本书,叫《给青年诗人的信》,这两天放假无处可去,在家细致的把这些信看了一遍,收获颇丰。在开篇冯志写的译者序中写到“这十封信却混然天成,无形中自有收尾,向着青年说的最多。那么,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前两日,被一个公众号安利的一本书,叫《给青年诗人的信》,这两天放假无处可去,在家细致的把这些信看了一遍,收获颇丰。在开篇冯志写的译者序中写到“这十封信却混然天成,无形中自有收尾,向着青年说的最多。里面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道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不得不说他的序言吸引了我,让我去深入的阅读并感悟这薄薄的一本册子,里面包含了十封信,虽然写在百年前,但是这些问题,这些实质上谈论到的经验是我们现在一样困惑的,而现在我的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深切的去帮我解惑。在这本书中,我感触到了,领会学习了对待寂寞、对待爱情、对待职业和人际的种种。
这本书真的感觉很小众,书中的书信是给一个青年诗人写的,第一封信寄出了自己的诗作,还有自己的困惑,经过不断的通讯,生活把这位诗人赶入了正是诗人的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所为他防护的境地。想必之后有很多的诗人或者想成为诗人的青年阅读过这本书,这些信件。但是现在诗人已经是一个稀缺的职业,但是书中的内容对所有的青年都是适用的,都是有启迪的。
一、 关于创作
第一封信,也只有在第一封信里提到了诗,提到了创作。当然不只是诗的创作,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首先里尔克探寻了为什么要创作,探索那个叫你写作的原由,如果你必须要创作,他说:“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知道它最寻常最细锁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要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去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遗失的事物。
读后感怎么写八百字
书,有的需要快读,有的需要慢品;有的只需一次翻阅,有的还需再次拿起;有的读完如过眼云烟,有的阅后久久不能忘怀。《给青年诗人的信》就属于后者。想提高写作,最好的途径是从诗中学习。一开始抱着学习写诗方法的目的读这十封信,后来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这是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这十封信不仅仅是写给“青年诗人”的,任何想要寻求人生智慧的人都可以读;这不仅仅是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信如诗,行云流水,其中的真意可能需要你反复读才能领会。
里尔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茨威格曾评价道,“在我们的时代,纯粹的诗人是罕见的,但也许更为罕见的是纯粹的诗人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活方式。”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他纯粹的诗人的方式提供了关于人生话题的诸多建议。在此我仅分享感悟最深的三点。
(一)关于写作
我不会每天都写日记,因为我觉得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没有什么要记录的。里尔克在信中对青年诗人说,“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换成那句最通俗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亲爱的卡卜斯先生,如果有一种悲哀在你面前出现,它是从未见过地那样广大,如果有一种不安,像光与云影似地掠过你的行为与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惧。你必须想,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它把你握在手中,它永不会让你失落。为什么你要把一种不安、一种痛苦、一种忧郁置于你的生活之外呢,可是你还不知道,这些情况在为你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你要这样追问,这一切是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呢?可是你要知道,你是在过渡中,要愿望自己有所变化。如果你的过程里有一些是病态的,你要想一想,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才是进步。亲爱的卡卜斯先生,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的事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地忍耐,又像一个康复者似地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尽你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对于自己不要过甚地观察。不要从对你发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结论,让它们单纯地自生自长吧。不然你就很容易用种种(所谓道德的)谴责回顾你的过去,这些过去自然和你现在遇到的一切很有关系。
《写给青年》读后感
特意去苏州买书,为了使用会员卡,想多买2本书凑单,后来便有了青年诗人这本书。
一如书上的一句话“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在这本书里,有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读完你会发现,正青年的我们,其实都是诗人,或者说至少有成为诗人的冲动。
因为工作,感情的原因,春节之后一直很焦虑,那种焦虑不安让夜更加深邃,悠长。想让自己可以平复下来,阅读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看了胡适的故事,发现我们的困惑也是他们的困惑,何其相似;看了里尔克的信,发现国外的青年与我们,也是一样一样的。
这本书的十封信,每一封都是对一个问题的精辟回答和分析,然而却也旗帜鲜明的指出,人人都要自己料理,旁人是很难给以一些帮助的。这和“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是类似的,鸡汤听了许多,方法知道了许多,“料理的人”才是关键核心。
所以,青年的困惑,除了倾诉,看书,关键还得自己去不断租拦尝试。
第一封 我们都有一个诗人的梦
一个青年诗人把自己的作品寄送给里尔克做点评,便有了第一封信,还有之后的通信,乃至这本书。深有感触的是,在面对青年时的困惑时,青年诗人尝试去咨询前辈大师,庆幸的是里尔克也给了详细的回复。
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更多的是感慨,我们高中,大学的时候何尝不是迷茫无措,因为自己的一些小诗,小成就或喜或忧。
读后感怎么写800字左右
读《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有感
初读本书,是在老师的推荐下,可是当我读到第三封信的时候,便决定去图书馆借来实体书阅读,因为我觉得,读一本好的书籍,应该正襟危坐,泡上一壶好茶,然后捧着手中的书本细细品味,茶香加上书香,每每读到高兴处,品一口茶,那时的茶是香甜的,每每读到沉思痛苦处,品茶一口,这时的茶便是人生的苦涩。电子书固樱孝然很方便阅读,但读电子书时你是绝对没有读实体书的那种心境的。电子书就像快餐一样,读过了也就完了,你的思维是没有如此多的感想的。所以,在学校图书馆借到这本书开始,我的思维才开始在书中遨游起航。
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读一本好书是能使人明白诸多道理,学到许多东西的。当我泡好一壶滇红,捧起手中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品味,品茶也品书,我从滇红喝到了普洱,再从普洱喝到凤庆古树茶,再从古树茶喝回到滇红,我终于读完了全书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的思维犹如万匹脱缰的野马,是的,书终于读完了,但是,我却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我的感受,我认为人在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是没有一种语言和文字能全面的表达出他的感受的。我在心中静静冥想着,突然想到一句佛语“不可云。
以上就是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的全部内容,”读一本好书是能使人明白诸多道理,学到许多东西的。当我泡好一壶滇红,捧起手中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品味,品茶也品书,我从滇红喝到了普洱,再从普洱喝到凤庆古树茶,再从古树茶喝回到滇红,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