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古代的诗佛是谁,被称为诗佛的是哪位诗人

古代的诗佛是谁?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那么,古代的诗佛是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诗佛是哪个诗人

王维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诗歌中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的手法,使他写景饶有余味,抒情含蓄不露。山水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诗佛指的是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历孝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在长安东南的肢兆稿蓝田县辋川猜斗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诗佛的由来

诗佛指王维。

诗佛,唐代诗人王维绰号,字摩诘,河东人。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数正明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薯告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清弯的生活。

为什么被称为诗佛

被称为诗佛的是唐朝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唐朝有名的诗人、画家,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高度评价,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后世也给了他“诗佛”的称号。因为王维晚年信奉佛教,所以有许多诗充满禅性,与佛教的思想息息相关,诗意平淡,讲究随性,如他的作品《过香积寺》中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还有像《终南别业》中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凳散。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虽然不直接点出,诗句里却充满了禅意可言。王维的代表作品烂粗兆有《竹里馆》《山居秋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 《鸟鸣涧》 等。

除了诗佛,关于诗人还有其它的称号,如诗仙李白,诗鬼李贺等。

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静夜思》《将近酒》等。

诗鬼——李贺,因为李贺经常白天骑着一头小毛驴,带着一个小童,一路上想到什么诗句就写下来放进一个锦囊里面,晚上回到家了,就整理白天写出来的诗句。李商隐评价过李贺:“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李贺的代表作品有《苏小小墓》《雁门太守行》等。

被称诗佛的诗人是谁

1、诗佛(唐代诗人王维绰逗旦颂号)一般指王维(中国唐朝诗人、画家)。

2、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迟做县。唐朝诗人、画家。

3、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4、王维参禅山郑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佛是谁的称号

维以诗才闻名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当时有“天下文宗”之称。他写了一些富有积极意义的诗,许多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其山水田园诗更是令人大开眼界,与孟浩然等被人们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猜毁冲”,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穗歼”(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余咐佛”的称号。“

以上就是古代的诗佛是谁的全部内容,1、诗佛(唐代诗人王维绰号)一般指王维(中国唐朝诗人、画家)。2、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3、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