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诗经作者是谁,诗经有必要读吗

诗经作者是谁?《诗经》的作者是佚名的,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那么,诗经作者是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诗经由谁编写

《嫌轮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芹侍信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子,这些民谈宏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

诗经原本是尹吉甫仲姬

作者佚名。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前11世纪-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庆没

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遂也称之谓《诗经》,而正式使用《诗经》一名,应该起于南宋初年。由于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诗经版本众多慎薯,秦始皇焚书后已经很难找到诗经,汉武帝开始大力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幸存的诗经,“《诗》始萌牙。”

其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至今的,是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王刘德、毛苌版本《诗经》,因此该版本又称为《毛诗》。

目前安徽大学藏战国早期楚国版宽差者本的诗经是最早的诗经原始版本。《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影响

《诗经》为中国第一部纯文学的专著,它开启了中国诗叙事、抒情的内涵,称“纯文学之祖”。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确定了中国诗的修辞原则及押韵原则,称“总集之祖”、“诗歌(韵文)之祖”。也是北方文学的代表,黄河流域文学的代表,平民文学的代表。

诗经采薇作者

《诗经》具体作者无可考,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关于《诗经》的作者,历来都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常见,最被人们接受的,就是第一种说法:诗经的作者是佚名的,传说是由尹吉甫采集,后来经过孔子将编订,成了儒家经典。它是五百年长的时段中的集体创作,并经过无数人的采录、辑集和不断加工。因为时代久远,305篇诗的作者已经渺然而不可知。

《诗经》的地位

《诗经》是自周代礼乐文化中诞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后又曾作为“五尺腊运经”之一广被研读和传播。作为诗歌之祖,且兼经学与文学的双重“身份”,《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直接或间接陵梁影响了后代文学某些特质的形成。《诗经》多用比兴,援物借景局尘以抒发情志和怀抱,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诗抒情手法以情景关系为主体的艺术特征。

诗经创始人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冲乱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尹吉甫(公元前852—前775),即兮伯吉父,西周封矩(今沧州南皮)人。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尹吉甫,是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内史,据说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尹吉甫晚年被流放至房陵(今房县),死后葬于今房县青峰山,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他辅助过三代帝氏键王,后周幽王听信谗言,杀了他。不久知道错杀,便给他歼判巧做了一个金头进行厚葬。为了防止盗墓,修建了真真假假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诗经·采薇》古诗

《诗经》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轿滑歌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由 “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

《诗经》有的是文人“献诗”而得。

《诗经》的编订者是太师。孔子“删诗闭亏腊”空空说是不可靠的。

以上就是诗经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诗经》的作者是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