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吧。
中文之美,美在诗美在词,亦美在成语。有些成语,光念出来都觉得特别美好。分享一些读来唇齿留香的成语,可作文借鉴,可增进文识,可捕获美感!正苦于起名字的你,亦可从中汲取佳意吉愿哦!
超尘脱俗 超尘脱俗 chāo chén tuō sú 成语解释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形容远远超过平常人。
01 春树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因“春天树”“日暮云”,触景生思念。后用“春树暮云”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02 落月屋梁
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初醒,月色落下清辉洒满屋梁,迷离中仿佛见到友人的容貌。后也用“落月屋梁”表达对亲友的想念之情。
03 景星庆云
景星,祥瑞之星。庆云,吉庆之云。比喻吉祥的征兆,也指杰出的人才。清·王韬:“故贤才之于世,犹威凤祥麟,景星庆云。”
04 剑胆琴心
剑胆,形容女子气质脱俗的成语,形容胆略很高,超凡脱俗类似的四字成语。琴心,形容柔情脉脉。指人既有胆识,又有柔情,刚柔相济,任侠儒雅。元·吴莱诗云:“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05 流星赶月
好像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形容速度快。
06 吉光片羽
古代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残存下来的珍贵文物。朱光潜《艺文杂谈》:“魏晋以前,著录的书牍多为吉光片羽,言简意赅而风味隽永。”
07 林下风范
又作“林下风气”。语出魏晋竹林七贤,超凡脱俗相似的成语,形容人优雅娴静的风度。多指女子娴雅脱俗大方。《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避世离俗、超凡脱俗、丰度翩翩、风流雅事、高情迈俗、高人雅致、黄钟瓦釜、林下清风、清雅绝尘、儒雅风流、1、他那超凡脱俗的面容很逗人喜欢。2、她穿着虽然素淡,但却透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3、他做的诗清新脱俗。
08 枕石漱流
头枕着山石,用溪流漱口,形容男人脱俗的成语,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曹操《秋胡行》:“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
09 花朝月夕
繁花似锦的早晨和皓月当空的夜晚,指良辰美景。《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1、温文尔雅 温文尔雅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ēn wén ěr yǎ,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2、文过饰非 文过饰非是一个成语。
10 暗香疏影
暗香,梅花清幽的香气;疏影,梅花稀疏的影子。形容梅花的姿容和芳香,也指代梅花。宋·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1 光风霁月
光风,雨过初晴时的和风。霁月,雨雪止后的明月。形容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脱俗高雅的成语,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时世,还指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宋·黄庭坚有云:“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12 龙驹凤雏
是说少年英俊秀颖。《晋书·陆云传》:“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文雅脱俗是成语吗。’”
13 怀珠韫玉
怀藏珠玉一样的宝物,比喻人具有很好的品德与才能。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14 晨钟暮鼓
清晨撞钟,傍晚击鼓,用以报时。宋·欧阳修《庐山高》诗:“但见丹霞翠壁远近映楼阁,晨钟暮鼓杳霭罗幡幢。”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的言语。
15 春诵夏弦
清新脱俗又富有深意的四字成语:1、空谷幽兰:意指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2、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诵、弦:古代学诗,只是口诵而不用乐器叫“诵”,用乐器配合歌唱叫“弦”。原指根据季节而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16 顾盼生辉
同“顾盼生姿”,是说左右环视,神采动人。魏晋嵇康《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风;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17 镂月裁云
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艺制作精巧,也形容诗文创作清婉秀丽。唐·李义府《堂堂词》:“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
18 夏雨雨人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教益或帮助。明·邹迪光夸人道,“乃公不独以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而又能以秋霜自洁,寒月自照。”
19 休休有容
休休,宽容,气魄大。形容人宽容而有气量。《尚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高雅脱俗有气质诗句。”
20 优哉游哉
也作“悠哉游哉”,形容从容不迫,脱俗的词语,悠闲自得。宋·苏轼《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21 安之若素
素,向来,平常。遇到异常情况或遭受挫折时,依旧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1、清新脱俗:一般形容女性,身上的气质让人舒畅,新颖不落俗套。2、超凡脱俗:意为超出常人,脱离凡俗。道家术语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3、淡雅脱俗:朴素而高雅,不为世俗所染,形容人心性高洁。4、超尘脱俗。
22 金声玉振
1、超凡脱俗近义词:清新脱俗。2、超凡脱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āo fán tuō sú,意为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3、例句:(1)他那超凡脱俗的面容很逗人喜欢。
超凡脱俗的解释 成语拼音chāo fán tuō sú 成语解释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
比喻音韵和谐响亮,也指才德纯美,声誉远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23 福至心灵
好运来了,人的心思也显得灵巧了。
24 河清海晏
遗世独立 飘逸洒脱 仙风道骨 与众不同 鹤立鸡群 鹤立鸡群 hè lì jī qūn [释义]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语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
黄河清澈了,大海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25 云程发轫
云程,远大前程;发轫,启车行进。指美好远大的前程刚刚开始。
封面图丨视觉中国
超凡脱俗:意为超出常人,脱离凡俗。道家术语指与众不同,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超出世人和同辈。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亦作“超类绝伦”。
转自 | 央视新闻
2022中小学生分年级劳动清单
中小学必背古诗文345篇(2022版)
1. 超凡脱俗 【拼音】: chāo fán tuō sú 【解释】: 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出处】: 郑逸梅《我与文史掌故·集札》:“很自然的在疏书 朗朗的八行笺中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2。
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透视“师范热”:教师职业缘何“受宠”?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