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山行是谁写的诗,山行的作者杜牧是什么诗人

山行是谁写的诗?《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天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那么,山行是谁写的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行的作者杜牧是什么诗人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唐·杜牧《山行》

《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唯散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指让氏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滑袭。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山行古诗的作者

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山行》【作者】杜牧【朝代】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释义: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饥皮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旁数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烂启差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全诗

《山行》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从“枫林晚”这一词语可以看出争执秋季枫叶红艳的时节,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派凳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尘空旅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

原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亏答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杜牧山行写作背景

杜牧

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太和二年(828)进士。一并激生不得志,经常纵情诗酒。他悬裂仿晚唐著名诗人,诗歌题材广泛,风格豪爽清丽,自成一家,在艺术上造诣最深的是七绝,与与李商隐齐名,绝源袜并称“小李杜”。现存己存诗200余首。

以上就是山行是谁写的诗的全部内容,《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