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同事说,她儿子语文成绩不太行,基础不牢,错别字特别多。
其实老师要求挺严的,卷的成语 开头,每周都听写,全对才算过关。但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经常会用岔,不知道怎么补......
而且一到听写词语的时候,孩子还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比如:听写“马虎”的时候,给孩子解释说是指做事不仔细, 孩子突然来一句:那为什么不是“马狮”,也不是“鱼羊”呢?
1、卷帙浩繁[juàn zhì hào fán] 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2、卷甲束兵[juàn jiǎ shù bīng] 卷起铠甲,收起兵器。3、卷席而居[juàn xí ér jū] 极言生活之不安定。
张了张嘴,没答上来。。。
想想,这都是咱们平时挂在嘴边的话,即不知道答案,带卷的成语寓意美好,也没有想过为什么!
字和词是中国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字和词,形容内卷严重的成语,阅读才能顺畅,语文学习才能畅通无阻。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加,要把这些词汇都写好、写对、用对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6) 卷甲束兵:卷起铠甲,收起兵器。7) 卷甲韬戈:卷起铠甲,收起武器。指停止战斗。8) 卷甲衔枚:指行军时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9) 卷旗息鼓: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我觉得不能光记字音、字形,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汉字的来源、内涵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演变。故事性的内容更好记忆,容易展开联想,能帮助记忆字形、字义。
市面上与“十万个为什么”相关的书不少,但大多都是与科学、生命、人体、宇宙相关的,它会告诉你:人是哪儿来的,什么是转基因,黑洞是什么,核能发电有什么好处......
但与我们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百科书少之又少。像教师节的时候,大家给老师写祝福语都写“祝老师桃李满天下”! 为什么不是“苹果满天下”、“柳树满天下”呢?
了解这些词语背后的秘密,才是学习语文的诀窍。
这次就找到这套《有故事的词语》系列 ,特别推荐给大家! 这套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词语的来源和词义的演变,也展现了词语背后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帮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词语 、准确地使用词语。
这套书并不高深,它的内容选材都是一些我们老百姓天天挂在嘴边的话。
例如:
1、卷甲倍道:汉语成语,拼音是juǎn jiǎ bèi dào,意思是卷起铠甲,急速前进。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急行军。2、卷甲束兵:拼音是juàn jiǎ shù bīng,意思是卷起铠甲,收起兵器。出处。
加油,加的是什么油?
除夕,为什么要除掉“夕”?
斗胆,人的胆子像斗一样大吗?
打油诗,是打油时写的诗吗?
黄卷青灯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黄卷幼妇 “绝妙”二字的隐语。旌旗卷舒 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
这些词语我们天天说,却很少询问它的来源、出处,而这恰恰是孩子感兴趣的。
家里有3岁以上的孩子,这套书父母都值得读一读,7岁以上能够独立阅读的孩子也应该拥有一套。
词语里面不仅集合了汉字知识,更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民俗等背景知识。学习词语不仅有难度、有挑战,还十分有趣。
这套书共5册,分为:文化卷、地理卷、礼仪卷、历史卷、民俗卷。在每册中集合了50个精彩的词语故事,让孩子既能轻松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也能真正熟练地运用汉语,卷字四字词语,进行流利的阅读,写出精彩的句子。
这套书难能可贵的是,它不枯燥,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词语的来源、词义的演变,介绍词语背后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内涵,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词语,在词语中了解中国!
此外,文后还有丰富多样的小拓展、小练习,能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词语,准确使用词语!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既有趣,又能收获满满的中国文化知识的读本!
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分册内容:
有故事的词语——中国历史卷
卷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中国的很多词语都是从历史典故中来的,你越懂历史,就越能明白这些词语的含义。所以,多读一些历史故事,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有帮助的哦。
比如前面提到的“马虎”这个词,就来源于一个让人警醒的故事。
不知道同学们发现了没有,当一个词语使用的是汉字的引申意义的时候,它就和原意完全不同了,就像是一个人精心装扮之后,彻底改头换面了。
例如:“鸿沟”是一条沟吗?
“问鼎”问的是什么事情呢?
有故事的词语——中国民俗卷知识和智慧不仅藏在书本里,日常生活中它们也随处可见。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过节,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过这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
许多代表民间生活观念的词语,其实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大家可以一起来追根溯源哦。
抓周、压岁钱、露马脚、破天荒……这些词语都是怎么来的?鼓励别人为什么要说“加油”?“风凉话”为什么表示嘲讽?一些社交过程中的讲究你都知道吗?上当、不管三七二十一、卖关子……这些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俗语,可能也有你不知道的典故。
有故事的词语——中国文化卷
在古人看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基本方式。其实,在今天看来,这些仍然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象征。
比如,书法、绘画、弹琴……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得以世代传承的重要载体。
此外,中国民间技艺和餐饮美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皮影戏、口技、剪纸……这些著名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独树一帜,光彩夺目,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文化。四喜丸子、佛跳墙、麻婆豆腐……每一道中国美食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故事的词语——中国地理卷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拥有众多的自然美景和名胜古迹。
古人在开发和改造自然山水的时候,往往给它们附会了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蝴蝶泉、望夫石、九华山……每一处美景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地理密码。
我国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俗语和谚语、成语典故,包含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体验和智慧。
卷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
比如,有眼不识泰山、大水冲了龙王庙、树倒猢狲散……这些俗语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精卫填海、草木皆兵、过河拆桥……这些成语都与自然山水有关,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常识。
有故事的词语——中国礼仪卷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谦谦君子、贤良淑女作为楷模,礼仪文化已如血液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两个人见面时为什么要拱手行礼,寻求帮助为什么要说“借光”,描述卷卷的成语,嘘寒问暖为什么要握手,家里来了客人为什么要敬茶,请人吃饭时为什么说“做东”,搬家为什么叫“乔迁”……这些社交礼仪背后都包含哪些常识呢?
我们国家不仅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讲究礼仪,而且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更是讲究礼仪,关于卷字谐音的成语。比如,为什么用桃子给老人祝寿?倒贴“福”字是什么寓意?……这些传统习俗都有悠久的历史,煞的成语,成为一种文化传承至今。
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礼仪是不可缺的一部分,卷能组什么成语。我们也可以一起来看看这些礼仪词语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每个故事后面还有一些小小的互动游戏,比如考考有关联的成语、诗句,补充说明一些故事中小朋友不太理解的制度、物品、礼节等等。篇幅不大,可以趁着孩子孩子看完故事,意犹未尽的时候补充一下关联的知识。
好了,这套书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孩子们在读故事的同时,能理解、学会相应的词语,同时也学到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这套书献给热爱生活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孩子。全家人都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看看词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