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亡戒危
“见亡戒危,睹安思存(看见灭亡的征兆,就警惕危险的来临;看见安定的情形,就思念如何把这种情形保持住)。”(晋书·列传第八)
这是齐献王司马攸向太子的进言。意在说明:作为一个理政者,老百姓的存亡安危都应考虑备至。后来此语语义有扩展,也形容统治者胸怀天下,心系黎民。
下之明明
“欲知其君,观其所使,见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要想知道某国国君如何,看一看此国君所使用的人就可以了;如果见到他的臣下尽力,就知道他国国君地位的显盛)。”(三国志·吴书十二·张温传)
这是吴国大将军骆统活用了《诗经》中的古成语,上表为张温辩理的话。张温少修节操,博学多才,且容貌奇伟。但孙权嫌其名声太盛,不重用他。于是骆统以此语向孙权婉转地表示“臣子与国君是一致的。臣子好可显示国君领导得好。”骆统所说的这段话,有两个出处:《诗经·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文王明德布四海,神灵显赫在天上)。”《荀子·性恶》:“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