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诗句的词语?形容诗句的词语有:哀感顽艳,沉博绝丽,超超玄著,辞简义赅,惊才绝艳 一、哀感顽艳 āi gǎn wán yàn 1、释义 原指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那么,形容诗句的词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形容诗词的句子
知道是形容哪一类的好?举几个例子吧:文采斐然、入木三分(一般形容批判现实的好诗)、雄奇飘逸(一般形容想象奇特的诗词,多用于豪放派)、平白如话(指易被理解)、婉约细腻(婉约派)
所以形容词还得看诗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定.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迹丛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姿神樱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2、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而“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3、沉郁: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何为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瞎态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4、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再如辛弃疾的词.
5、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
6、冲淡:冲淡,即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
7、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才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
8、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9、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则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诗句,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10、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自然.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12、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13、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天然浑成,语言上,“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形容诗句的叠词
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悲慨唯闷、旷达(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清幽、洗练(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流畅、圆润洒脱、意蕴无极的境界)、工丽(兆山哪既辞藻华族码丽,又对仗工整)、雄奇、奔放.
还有很多吧,不过都差不多意思.
形容诗词的词语二字
1.形容诗词优美华丽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诗词优美华丽的成语有:沉博绝丽、超超玄著、沉思翰藻、辞致雅赡陵轿亏、缀玉联珠
1、沉博绝丽[chén bó jué lì]:沉:深长;博:渊博。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
2、超超玄著[chāo chāo xuán zhù]: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 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3、沉思翰藻[chén sī hàn zǎo]: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出处]《文选》
4、辞致雅赡[cí zhì yǎ shàn ]: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
5、缀玉联珠[zhuì yù lián zhū]: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唐宣宗 《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出处]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修饰诗的词语
1.关于四季的四字词语(各10个)
春天: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百花盛开 百花齐放
万象更新 鸟语花香 和风细雨 春风拂面
夏天: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绿树成荫
枝繁叶茂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鸟语蝉鸣
秋天: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送爽 秋菊怒放 果实累累
瓜果飘香 满山红叶 秋风过耳 秋雨绵绵
冬天:
天寒地冻 瑞雪纷飞 冰天雪地 漫天飞雪 白雪茫茫
滴水成冰 寒气逼人 冰封雪盖 秋收冬藏
2.关于古诗的四字词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柳暗花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无可奈何)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万紫千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李衫才.《己亥杂诗》龚自珍 (不拘一格)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粉身碎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诗》王勃 (物换星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孟郊 (春风得意)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悲欢离合)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白居易 (天长地久)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源头活水)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棚扰兄风.《望江南》李煜(车水马龙)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万籁俱寂)
3.有意境、好听的四字词
有意境、好听的四字词:风花雪月、烟花风月、花前月下、春花秋月、九天揽月
1、风花雪月
读音:fēng huā xuě yuè
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
形容诗写的好的词语
形容肆含胡诗句的词语有:哀感顽艳,沉博绝丽,超超玄著,辞简义赅,惊才绝艳
一、哀感顽艳 āi gǎn wán yàn
1、释义
原指悲痛的情调使愚顽无知的人和聪明俊美的人同样受到感动。后转用以评述艳情作品,谓文辞既哀婉感伤,又古拙绮丽,深切感人。现多形容文艺作品具备哀怨、感伤、古拙、绮丽裂拦的风格。哀:悲哀; 感:感动;顽:愚拙; 艳:惠丽,慧美。
2、出处
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二、沉博绝丽 chén bó jué lì
1、释义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2、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三、超超玄著 chāo chāo xuán zhù
1、释义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2、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四、辞简义赅 cí jiǎn yì gāi
1、释义
文辞简要,意义完备。
2、出处
《清史稿·刑法志一》:老宏“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义赅,易致舛讹,于每篇正文后增用总注,疏解律义。”
五、惊才艳绝 jīng cái jué yàn
1、释义: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以上就是形容诗句的词语的全部内容,美妙、激昂、优美、慷慨、豪放 一、美妙 [ měi miào ]解释:美好,奇妙。引证:宋之的 《草地颂歌》:“在这一严寒的高原地带,谁知竟盛产各种各样美妙的水果。”二、激昂 [ jī áng ]解释:(情绪、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