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成语?1、纸上谈兵:赵括 (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2、老马识途:管仲 (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3、围魏救赵:孙膑。4、负荆请罪:廉颇 (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5、那么,战国成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战国时期的成语如下:
1、鸡犬不宁:形容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状态。
2、金玉满堂:形容家庭富裕、财富丰厚。
3、四面楚歌:形容被四面包围,处境孤立无助。
4、画饼充饥:比喻用虚构的美好希望来解决实际问题,徒劳无功。
5、刀山火海:形容极为艰险或危险的境地。
6、坐怀不乱:形容处于强大敌人环伺之中但能保持镇定从容。
7、一字千金:形容言辞、文章等非常珍贵有价值。
8、各据一隅:形容各方势力分割领土,各自为政。
9、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崛起,重新获得声望或地位。
10、守株待兔:比喻消极等待机会而不主动争取。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政治制度的变化: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即齐、楚、燕、韩、赵、魏、秦。信键友这些诸侯国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斗,最终秦国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2、经济制度的变革: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商业活动也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大型的商业城市和市场。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交易更加便利,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文化思想的发展: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文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著名成语
1、纸上谈兵搏谈——赵括
2、窃符救赵——信陵君
3、围魏救赵——孙膑
4、负荆请罪——廉颇
5、完璧归赵——蔺相如
6、朝秦暮楚—基宴碰—战国时代秦楚相争祥搏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邯郸学步:
河北邯郸 战国时期 燕国有几个青年 羡慕赵国人走路
去邯郸学 结果非但没学成 `连自己怎么走路也忘记了 只好爬回国
比喻生硬模仿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猜此,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泰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
战国时期的成语大全
战国
1.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3.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4.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5. 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6.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7.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8.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9.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10. 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11. 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12.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13.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战国时期成语有哪些成语
春秋战国成语如下:
1、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按兵不动: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3、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5、杞人忧天:杞: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杞县一带。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6、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7、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8、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9、围魏救赵:原指战国举州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0、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
1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裤答前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以上就是战国成语的全部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 3、围魏救赵——孙膑 4、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