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节日?潮汕地区有句话叫:“过日子,勿忘时年八节。 ”潮汕地区“岁时节日”的各种活动,世代沿袭相传,蔚然为俗。或纪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蕴义。潮汕人多于这些节日回家与亲友团聚,那么,潮汕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潮汕拜神节日表
潮汕春节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年)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年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年,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年,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潮汕最隆重的节日
1、冬节:旧俗冬节要祭祀神明和祖先,全家大小吃甜糯米圆,以表示大团圆。另冬至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伏薯李。
2、劳热:对土地崇拜导致土地之神一说的产生。潮州人在店铺缺迟、家里、工厂,都会供奉土地公。
3、潮汕婚俗:潮汕婚俗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其手斗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
4、吊灯习俗: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
5、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长大,从此可以走出花园。
中秋节的晚上,当皓月初升时,妇女们便在庭院、埕口或阳台设香案,摆上供品,等候月娘圆满。中秋时节,柚、柿、杨桃、石榴、油甘、菠萝、林檎、芋头等果蔬,一齐登场,人们就将这些当时物产和月饼、糕点、油饼等奉献给月娘。
有孩子在上学的母亲也会将新买的文具和作业簿摆上供桌,祈盼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将来出人头地。
潮州节日大全
1、功夫茶。进入潮汕家庭,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功夫茶是潮汕风俗之一,特别是待人接物必备工具,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泡茶有泡茶的手法,喝茶有喝茶的禁忌。
2、打油火入新宅。“打油火”是潮汕入新宅的特色风俗,建了新宅,入宅居住之前陵纯,宅主会请人来新宅驱去祥物室内污秽之物,这样的方式也是一种信仰,以这种方式求合家居住平安。部分人会觉得迷信,但是这个也成为了潮汕地区当地的传统,更多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传承。
3、出花园成人礼。潮汕地区的成人礼称为出花园,男孩女孩到了15岁的年纪,也就意味着已经是一个成年人的状态了,需要接受这一种成年仪式的洗礼。
传统的潮汕人从小孩子阶段直到15岁的到来,也意味着童年时代转向成年时代承担责任这一个时代的转尺宴咐变,所以要从“花园”中踏出,走向成年的门槛,从此要对自己,对社会负责。
潮汕八月份有什么节日
潮汕习俗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拜祖先:潮汕人非常重视祖先,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会举行祭祖活动,向祖先祈求平安和好运。
2. 婚礼习俗:潮汕婚礼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如“过门破五谷”、“拜堂”、“抬花轿”等。这些习俗寓意着新人幸福美满、家庭和睦。
3. 端午节:潮汕人在端午节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这些习俗都与屈原有关,寓意着纪念屈原和祈求平安。
4. 清明节:潮汕人在清明节会扫墓、烧纸钱、祭祖等,寓意着缅怀祖先、祈求平安。
5. 农事习俗:潮汕知纳棚地区是农业大区,有很多与农事有关的习俗,如“开镰节”、“放秧节”等,寓意着庆祝丰收茄乱和祈求来年丰收。
以上习俗都有其典故和寓意,是潮汕文化的搭则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四大节日是哪四个
1、作为具有显著特征的族群,潮汕人的七夕节既沿循中国历史文脉而又别具地方特点,其中既有包括传承中华民族尊老重孝美德的“走仔节”,又有潮汕本土特色的“拜公婆”、“出花园” 等风俗。
2、七夕亦称“乞巧节”、“女儿节”,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节日,又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传说,更为七夕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
3、潮汕人七月七有“拜公婆”的习俗。这里的“公婆”非指小孩的公公与婆婆,而是指传说中孩童的保护神。
4、潮汕人为年满十五岁的孩子“拜公婆”办“出花园”成人礼,亦多选在七夕这一天。孩童在父母等长辈的守护下幸福成长,就犹如生活在“花园”里一样无忧无虑,而到了十五岁“出花园”后便开始迈入青年时期了。
有孩哪芹子“出花园”的人家会宴请族亲宾客,而孩子在“出花园”当天则要穿新衣、红屐和吃公鸡汪缓指头困配。
这一“出花园”礼俗蕴含了多重意义:一是 “孝悌”,通过筵请族亲,让孩子懂得感恩长辈们对自己的养育与呵护;二是“乞巧”,通过吃公鸡头,寓意独占鳌头,寄望儿女成年后能出类拔萃,成为栋梁之材;第三是通过“拜公婆”仪式,“宣告”烂漫孩童时代的结束,必须逐渐学会明白世情俗理。
以上就是潮汕节日的全部内容,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大节,也是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春节,也是农历的元旦,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每当年底临近,人们便会筹办年货。潮汕地区有着许多和其他地方相同又不同的习俗!1、掼春 在春节期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