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节日?残疾人重大节日有: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 1、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那么,残疾人的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残疾日是哪一天
残疾人重大节日有: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
1、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2、国际盲人节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在这以前,盲人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些欧洲国家的盲人们经常在秋天举行文艺活动,并把这项活动的纪念日称为“白手杖节”。
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
11月份残疾人节日
1、爱牙日是为每年的9月20日。
2、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
3、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
4、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的12月3日。
一、爱牙日:
牙齿的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建立口腔保健行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中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而口腔保健的人力、物力、财力十分有限,因此,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建立爱牙日是加强口腔预防工作,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
二、爱眼日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1992年,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重新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
三、爱耳日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四、国际残疾人日
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残疾人重大节日有哪些
全国助残日是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通过与有关部门共同会签下发“助残日”活动文件,不仅加强了文件的权威性,而且广泛调动了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保障了“助残日”活动在各地的顺利开展。通过协调有关部委、单位参与“助残日”活动,使各职能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贴近残疾人,加大了政府各个领域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力度。
相关介绍
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活动中,分别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活动。
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服务与帮助,活动的规模和声势逐渐扩大,影响日益深入人心。实践证明,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是培育全社会扶残助残风尚、提高全民助残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助残日
一年中有几个节日关于残疾人的
残疾人日是12月3日,属于一年一度的活动,其宗旨是为了促进人们对于残疾问题的理解。1992年联合国通过相关规定,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通过节日的设立,引起了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关注。残疾人日是12月3日
残疾人日在12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活动,设立的宗旨是为了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以及动员人们维持残疾人的尊严、权利以及幸福,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多年以来,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残疾人日发展历史
在生理、法律以及社会方面的障碍,残疾人不能和正常人一样接受平等的享受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权利,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联合国举行了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残疾人日产生的影响
残疾人日设立引起了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也是一项崇高而有光荣的事业,改变了世人对于残疾人的态度。
残疾人一年有几个节日呀
全国助残日是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中国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全国助残日
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活动中,分别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活动,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服务与帮助,活动的规模和声势逐渐扩大,影响日益深入人心。
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以上就是残疾人的节日的全部内容,国际残疾人日是每年的12月3日。每年12月3日纪念国际残疾人日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残疾问题的理解,鼓励人们维护残疾人的尊严,保障其权利和幸福。同时也是为了增加残疾人融入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