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传统节日?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清明节、牛王节、端午节、向王节、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等。土家族在历史上与汉族接触较早,据史籍记载,那么,土家族传统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土家族的特殊节日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牛王节、嫁毛虫节、五月节、赶年节、舍巴节、女儿会、六月六、调年会等。土家族节日民俗较多。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
土家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土家族人口数量约为8,353,912人,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仅次于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
土家族女子服饰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过赶年,过赶年比汉族过年提前一天,因此名为过赶年。而过赶年期间,土家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会杀猪,同时会制作绿豆粉、煮米酒、咂酒。
土家族十大美食
1、赶年,土家族团聚过年,有其独特的习俗:若腊月大则二十九过年,腊月小则二十八过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过,俗称过赶年;
2、牛王节,农历四月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这一天人们盛装来到牛王庙,供酒、肉、米把,并焚香祭祀牛王,同时放鞭炮、吹吠呐、跳摆手舞。摆筵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亲好友;
3、族年,族年也是土家族传统节日。酉阳县东部的土家族每年农历七月一日过年。为缅怀祖先,形成独特的年节习俗;
4、女儿会,湖北鄂西恩施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举行“女儿会”。会场设在贸易街场上,是通过贸易的形式,让青年男女相识、相爱、定情的节日;
5、尝新节,尝新节是土家族的民间节日,每年中秋前后,各村寨根据庄稼成熟情况,择吉日举行。尝新,即品尝新收获的谷子。
属于土家族传统风俗文化的有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牛王节、嫁毛虫节、五月节、赶年节、舍巴节、女儿会、六月六、调年会等。
土家族节日民俗较多。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其宗教信仰有对自然崇拜和信仰,如土地、岩石、山、河、水等皆为崇拜对象。动植物崇拜:牛、羊、狗等,图腾崇拜,如鹰、白虎图腾,特别是以白虎为祖先神,各地都有白虎庙,立有白虎神位,经常祭祀。还有对祖先、鬼神等崇拜。
牛王节
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节。这天各地都要举办牛王节歌会,搭起歌台,将牛头像悬挂在歌台中央,以歌颂牛的功德。牛王节十分热闹,各家各户提前 一天将牛梳洗干净,喂精饲料,角上系一朵大红花,一早牵着去赶歌会,同时,也借此机会展示自家喂的牛健壮。传说多少年前,牛是天上的神牛中,看到人间日子苦,终日劳作,仍吃不饱,就悄悄盗了仙谷给人间,这事让守谷神发现了,告到玉帝那里,玉帝一气之下将神牛打下凡间,让它跟人一道吃苦受罪。从那以后,牛就陪伴人们耕田了。人们不忘神牛盗仙谷之恩,就将“仙谷”改为“盗谷”,日后又将“盗谷”改为“稻谷”。神牛盗仙谷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土家人就将这天定为“牛王节”,以各种形式予以庆祝,这便是牛王节的来历。
为啥说土家族女生不能娶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过赶年、元宵节、社日、花朝节、寒食节、清明节、牛王节、端午节、向王节、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等。
土家族在历史上与汉族接触较早,据史籍记载,土家族人民最开始以农业生产为主,并喜渔猎,不事商贾,后在汉族的影响下,冶炼和手工业都有相当的发展。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已经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的节日或偏远山区才能看见。我国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等地。
以上就是土家族传统节日的全部内容,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牛王节、嫁毛虫节、五月节、赶年节、舍巴节、女儿会、六月六、调年会等。土家族节日民俗较多。从节日内容看,有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娱乐及生产性节日五类。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