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答案解析】 在诗句的展开中,无论是对防空洞“凉快”的写照,还是“消遣的时机”的调侃,以及“五光十色的新闻”的描述,都以一种看起来轻松玩笑的语调,描述残酷战争给民族命运和个体生命所带来的严峻而痛苦的现实。那么,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防空洞里面有什么东西
穆旦诗歌(2007-05-23 21:27:11)转载▼ 分类: 备课资料
一、穆旦诗歌:近年来诗歌评论界和文学史界对穆旦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足以和郭沫若、徐志摩、艾青等齐名的一流的诗人。
穆旦的诗非常有艺术个性,总是在对传统(也包括二三十年代形成的传统)的叛逆性、异质性中显现其创新。在九叶诗人中,最为深刻地体现出40年代新诗现代性探求的,无疑是穆旦。他的诗歌以深邃复杂的内涵,内在饱满的激情以及娴熟复杂的技艺,将新诗的审美品质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身上汉语的表现力和穿透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呈现。
穆旦本名查良铮(1918—1971),不仅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在解放后翻译的《唐璜》、《欧根·奥涅金》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主要诗集有《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47)、《旗》(1945)等。
穆旦的诗歌创作开始于30年代他在天津南开学校读高中之时,少年的他在那时已流露出早熟与早慧的特点,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苦难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探求。1935年,穆旦考入清华大学,抗战爆发后又随校来到昆明,进入西南联大,开始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诗歌才华。早期他最先接触的是英国浪漫派诗人,他的写作中也洋溢着浓郁的青春色彩和浪漫情调,如《园》中的诗句:“当我踏出这芜杂的门径,/关在里面的是过去的日子,/青草样的忧郁,/红花样的青春。
穆旦回国后的第一首诗作
《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的主题含义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 20世纪50年代起,穆旦停止诗歌创作而倾毕生之力从事外国诗歌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桥 现代诗
《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作者
摘 要:本文围绕李金发与穆旦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的死亡哲学进行研究。两位诗人都带有强烈现代主义色彩,其诗作中也大量反复地出现“死亡”的意象。本文试图通过结合实例阐述分析两人作品中表现出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考察诗人真实的人生态度及死亡哲学。
关键词:李金发 穆旦 诗歌 死亡哲学
被誉为“诗怪”的李金发是20年代中期中国新诗坛的一位异端人物,他将新奇尖锐的西方象征主义表现手法与沉郁低调的中国古代传统意象相结合,以晦涩抽象的语言,感伤颓废的色彩,富有异域特色的情调入诗,开启了中国象征派诗歌先河,对后来中国现代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作了大量揭示生命短暂残酷,同时咏叹死亡温暖可亲的诗歌,通过诗歌对生死问题进行了自我质问与思考,形成并表现出其特有的死亡哲学——“死之温暖”。
而穆旦作为中国现代派诗人的代表,其诗作亦频繁出现“死亡”意象,但是这一意象并非指生命结束,而是站在冷静客观的角度直面死亡,承担着民族生存压力的重担,在旷野中苦苦挣扎、前行。其呈现出的是一幅旷达而复杂的心灵地图。
李、穆二人的诗作中,死亡的命题始终与生命紧密相依,但是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李金发:生命便是死神唇边的笑
李金发笔下的生命内容是凄冷残酷的,他视生命之短暂有如“死神唇边的笑”(《有感》),视灵魂之孤独有如“荒野的寺钟”(《我的灵……》),视往日美丽的生命回忆“如道旁朽兽,/发出奇臭”(《夜之歌》),视月夜下笼罩着浪漫光芒的细流、凸树、短墙、芦苇等生命体如“罪恶的良友”,依稀的星光则是“神秘的顾盼与恶魔之作揖,/同扰乱夜潮激荡之音”(《月夜》)。
以上就是防空洞里的抒情诗的全部内容,防空洞的诗词有:《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凿防空洞·香炉峰下是仙津》。防空洞的诗词有:《防空洞里的抒情诗》《凿防空洞·香炉峰下是仙津》。注音是:ㄈㄤ_ㄎㄨㄥㄉㄨㄥ_。词性是:名词。拼音是:fángkōngdòng。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