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那么,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的作品主题
翻译
难以忘记我们一起在广州,饮茶攀谈,秋天在重庆时你还向我索讨诗句。
三十一年后北京重见,读到了对方的诗篇。
你抱怨说要回家隐居,要放大眼界去衡量,不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不要说颐和园昆明湖的水太浅,在颐和园的昆明湖观赏游鱼的快乐比在富春江的钓台更好。
乡村支教七律诗
全词: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送老朋友的诗作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以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结合诗歌创作要求和此首诗意思来看,在此句中,“长”字应作时间跨度上的长来理解,“量”字是二声平声调。“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说:“牢骚太多了就要当心肠断,不要只顾眼前,宜放长时间看,放宽自己的眼界,以开阔的胸怀和气度看待度量世界风物人事”。
此诗是当年毛主席为和柳亚子先作的一首诗《七律·感事呈毛主席》而所写。当时是1949年春季,新中国快要建立前夕,新政权正在筹备建立,柳亚子作为民主爱国进步人士被毛主席电邀进京,准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时柳亚子对比毛主席,感叹自己个人愿望没能实现,也不满政治待遇,给毛主席写了那首诗,在诗里透露出自己的不满,更说出了想要隐居的消极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毛主席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他,拿出同志和朋友般的友谊和感情,并从关心的角度开导劝诫柳亚子,诗人引经据典,满怀希望劝导朋友要要放长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必“牢骚太盛”。希望用真诚的话语打消柳亚子当时因不满而思归隐的消极错误想法,积极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新政权做出贡献来。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题解】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因崇拜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故以亚洲卢梭自居,遂更名弃疾,字亚卢,后改亚子。江苏省吴江(今苏州)人。早年受康、梁影响,后倾向革命,于1906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1909年为“南社”发起人之一。“五四”后,同情中国 *** 人的革命,一度从事反蒋活动。1926年,毛、柳订交广州;1945年,毛、柳相会重庆;1949年,柳应 *** 邀请赴京任事。当年3月28日,柳呈 *** 七律一首,题为《感事呈毛主席》。诗曰:“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诗中有怨艾气,一读即明。一月后,解放军已占南京,进逼上海,4月29日, *** 和柳诗,成此七律。
七律贺诗集付梓
和柳亚子先生诗词原文如下: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资料扩展: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以上就是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全诗的全部内容,和柳亚子先生诗词原文如下: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资料扩展:诗词,是指以古体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