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第一大诗人是谁?一,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诗人、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生活在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逝世于:1616年5月3日。那么,维多利亚时代第一大诗人是谁?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意大利三大诗人
中世纪有乔叟、托马斯·马洛礼等,16世纪有托马斯‧莫尔、马洛、莎士比亚等,17世纪有李尔本﹑温斯坦利、弥尔顿等,18世纪有蒲柏、笛福等,19世纪有布莱克、拜伦﹑雪莱﹑济慈等,20世纪有萧伯纳、艾略特、高尔斯华绥等。
1、马洛
克里斯托弗·马洛,英国诗人,剧作家。1564年2月出生于坎特伯雷一富有鞋匠之家,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
1593年5月30日因在酒吧斗殴卒于伦敦附近的德特福德,作为伊丽莎白时期最伟大剧作家而去世。而与此同时,莎士比亚还处于事业上升期。
1587年在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伦敦期间曾与探险家、政治活动家罗利,剧作家查普曼,数学家哈里奥特等怀疑宗教者结成团体,人称黑夜派和无神论者。曾一度入狱。后被人刺死。
马洛革新了中世纪的戏剧,在舞台上创造了反映时代精神的巨人性格和“雄伟的诗行”,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代表作品有《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帖木儿大帝》,《马耳他岛的犹太人》等。
2、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
《Invictus》是一个拉丁词汇,在英文里写为invincible,意思是“不可战胜的”。同时,这也是威廉姆·恩内斯特·亨里(William Ernest Henley)写于1875年的一首诗。据说,曼德拉曾多次默念过这首诗。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透过覆盖我的深夜,
Black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我看见层层无底的黑暗。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感谢上帝曾赐我,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不可征服的灵魂。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就算被地狱紧紧攫住,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我不会畏缩,也不惊叫。
Under the bludgeoninmgs of chance
经受过一浪又一浪的打击,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我满头鲜血都不低头。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
在这满是愤怒和眼泪的世界之外,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恐怖的阴影在游荡。
维多利亚时代的诗
英国文学7个时期
英国文学发端于中世纪,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文艺复兴、17世纪、18世纪、19世纪 、20 世纪文学 7 个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英语文学 英国在10世纪以前属于古英语时期 ,早期的凯尔特等部族及 5 世纪入侵的 盎 格 鲁 、撒克逊和朱特人,起初都没有留下书面文学。6世纪末到7世纪末,由于肯特国王阿瑟尔伯特皈依基督教,该教僧侣开始以拉丁文著书写诗,其中以比德 所著《 英国人民宗教史 》最 有历史和文学价值。9世纪 ,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为振兴文化 ,组织人力将各种拉丁文著作译成英语 ,并倡导以英语撰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其中包括有关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人的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和《朱迪斯》,以及一些抒情诗、方言诗、谜语和宗教诗、宗教记述文、布道词。
中古英语文学 11世纪,随着诺曼人入侵 ,古英语渐渐演化为中古英语,文学上开始流行模仿法国的韵文体骑士传奇,其中以《高文骑士与绿衣骑士》最有艺术价值。14世纪后半叶是中古英语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似受古英语诗影响的口头韵体诗,最有名的长诗《农夫彼尔斯的幻想》,一般认为是教会人员朗兰德所写,以中世纪梦幻故事的形式探讨人间善恶,讽刺社会丑行,表达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公元1564年4月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生平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莎士比亚18岁时与一个26岁的女子结婚,他不满21岁时已有了三个孩子。
几年后他来到伦敦,成为一名演员和剧作家。他三十而立,蜚声剧坛,四年后就已经成了英国戏剧界的泰斗。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写了《儒略·凯撒》、《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这样的杰作。
莎士比亚在伦敦住了二十多年,而在此期间他的妻子仍一直呆在斯特拉福。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6年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他的子孙都已经断宗绝代了。
作品
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三、四首长诗。莎士比亚的作品包括: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科利奥兰纳斯,特洛埃围城记,雅典的泰门等。
维多利亚时期诗歌代表人物
文/极客少年
1.
勃朗宁夫人原名伊丽莎白·巴莱克( Elizabeth Barrett),出生于英国一个极富裕的家庭。他们过着“音乐之声”式的庄园生活——足足12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
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小伊丽莎白是最喜欢读书的一个。十岁之前,她就已经阅读了若干莎士比亚的剧本,以及《失乐园》和英国、希腊、罗马历史的若干篇章。她的童年读物是亚历山大·蒲柏译出的《荷马史诗》——这部译本使蒲柏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靠诗歌摆脱贫穷的作家。几乎在每个方面,她都是自学的。在她十岁的时候,她阅读了主要的希腊和拉丁作家的作品和但丁的《地狱》——所有的这些作品她都是阅读原文的。
小伊丽莎白也学着蒲柏那样写诗,她会用蒲柏成名的英雄双韵体,歌咏古希腊的神话英雄和金戈铁马。到了她13岁的时候,伊丽莎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诗集,那是四卷本的史诗,以蒲柏的风格歌咏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诗集有美丽的装帧,细腻的羊毛封面,就像所有伟大诗人的诗集一样。这是她父亲印给她的,父亲喜欢她一本正经写诗的样子,虽然他根本不知道诗歌是好是坏。
每个人都喜欢这个文静的小诗人,看她骑着小马在庄园内外飞奔,像个小天使一样。如果不是她在15岁那年骑着小马摔损了脊椎。
以上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第一大诗人是谁的全部内容,伊丽莎白·芭蕾特·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又称勃朗宁夫人或白朗宁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人尊敬的诗人之一。生于1806年3月6日。15岁时,不幸骑马跌损了脊椎。从此,下肢瘫痪达24年。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