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语大全

壮族节日有哪些,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

壮族节日有哪些?1.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壮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包饺子等。2. 清明节:壮族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3. 端午节:壮族会举行赛龙舟、那么,壮族节日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壮族传统节日有哪些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陀螺节、陇端节、铜鼓节、蚂拐节、花婆节、“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百灵节等。

除了这些比较具有本民族特点的节日外,春节、元宵、春秋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传统汉族民间节日,也是壮族的传统节日。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壮族的传统节日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

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

花婆节

壮族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壮族始祖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后来主管赐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从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壮族的传统节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

广西节日有哪些

壮族是我国一个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的民族,他们的主要节日有以下几个:

1. 春节:又称为农历新年,是壮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包饺子等。

2. 清明节:壮族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3. 端午节:壮族会举行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 中秋节:壮族会赏月、吃月饼,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5. 火把节:这是壮族特有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举行。人们会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外,壮族还有一些其他的地方性节日和祭祀活动,如歌圩节、三月三、社日等。在这些节日里,壮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壮族的特色节日是什么节

壮人每月都有自得其乐的节日。其中比较盛大的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等。

春节

春节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等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烧香化纸。有的地方把大门洞开,一家人聚集在院子里朝东方拜揖,祝福道:“东方大利,一年万利,今年更比去年好!”

初一这一天,多数地方壮人是不串门的。人们白天吃汤圆,晚餐才吃荤菜,认为这样可以消灾去病。初一的禁忌很多。这一天一律禁说不吉利的话。禁动剪刀,怕新的一年里家人巧嘴利舌,吵嘴骂人;不得扫地,怕破财。也不得把东西拿到干栏外,更不借东西给别人,怕家财外流。有些地方禁止敲锣打鼓,怕惊动鬼神,但有些地方则可以敲打一种齐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围几十里清晰可闻。不少地方从初一到初五灶里要燃一段硬木,不能熄灭,表示子孙绵长,烟火不断。这天也不得杀生,猪、鸡、鸭都必须在年前几天收拾干净,以备祭祀和食用。

壮人没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见面礼,而是通过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分表达自己的节日问侯,人们在村里或路上相见,便互相道贺“恭喜发财。

壮族的重要传统节日

壮族主要传统节日:

1月——春节

壮年即壮族新年。时间比汉族早一个月。过去,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过去还有以八月酉日为迎新岁节日。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藤州俗不知岁,唯用八月酉日(即十月前后)为腊,长幼相贺以为年。”壮族以八月收割稻谷为新年节庆,因有别于汉族春节而说成是“俗不知岁”。

现在壮族过春节的节期虽然是受汉族春节的影响,但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则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宋代以前,壮族各地的节日是按农业生产的周期而定,自明代以后大部分地区逐渐采用农历节期。壮族的迎新岁活动,与汉族大致相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专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后即告“散年”,意为新年节期聚庆终止。亦有部分地区的新年节庆延至正月末,采白头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称“艾粑”)小祭为岁庆终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结束。故通常又将整个正月作为庆新春节期,称为“过正月”、“吃正月”。壮语Cieng(“正月”之简称)为春节的代称。

春节大年初一,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黎明时分,,各人盛妆打扮,喜气盈盈。新媳妇和姑娘们争相奔向溪河泉边,挑“新水”,喝“令俐水”。

广西节日一览表

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陀螺节、陇端节、铜鼓节、蚂拐节、花婆节、“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区。

一、春节。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

二、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就是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

三、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四、铜鼓节是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五、蛙婆节是东兰、南丹、天峨等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俗称蚂拐节。节期从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日,以大村寨为单位或几个村寨联合举行。

六、花婆节。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和姐妹,都会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

七、三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农历三月初三的歌节最为隆重。

八、牛魂节。壮族、侗族、仫佬族、仡佬族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牛魂节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

以上就是壮族节日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壮族的节日有农具节,铜鼓节,花婆节,三月三歌节以及壮年等。1、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