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语大全

满族传统节日风俗,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满族传统节日风俗?满族的传统节日有:颁金节、走百病、填仓节、虫王节、开山节。1、颁金节 这是满族的“国庆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颁布法令,正式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那么,满族传统节日风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满族最重要的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像汉族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上插“佛朵”。“佛朵”是满语,译为汉语为“柳”或“柳枝”。根据满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为表明后继有人,要在坟上插柳。

满族简介

满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七节、中元节、八月节(中秋节)、腊八节、小年等。 以下简要介绍节日习俗和相关活动: 春节 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3-5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满族地区。 节前,人们积极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火勺。初一凌晨子时(夜11点--1点),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这天晚辈要向长辈拜年,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初一至初五甚至到十五人们都相聚一处扭秧歌、踩高跷,尽情娱乐,一些年轻人还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春节。元宵节亦称灯会、灯节,古称“上元节”,是满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举行。流行于东北满族地区。灯节那天,夜幕降临、明月升空的时刻,东北地区的满族城镇,大街小巷,彩灯交相辉映,火树银花,热闹异常。

满族传统活动有哪些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颁金节、走百病、填仓节、虫王节、开山节。

1、颁金节

这是满族的“国庆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颁布法令,正式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全国各地的满族同胞自发地在农历10月13日满族命名日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满族的诞生。

2、走百病

满族妇女的节日,通常在第一个月的20号。晚上,妇女们成群结队地远离大陆,或者在沙滩上行走,或者在翻滚的冰块上嬉戏,这被称为“行走于所有疾病之中”。

3、填仓节

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农村的每个满族家庭都要注意做糯米高粱,把它放在仓库里,用稻草棒织一匹小马,放在饭碗上,这意味着马把食物带回家,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第一天,加新米饭,连续加三次。有些人还用高粱茎秆做两把锄头来种水稻。这个节日仍然在东北农村。

4、虫王节

6月6日,容易发生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和凤城的满族人过去常常在6月6日一个接一个地去虫王庙,杀猪献祭,为虫王祈祷,以避免灾难,确保田地丰收。

满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

满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包括:

1.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是满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期间,人们在祭祖之余还会到戏园观看满族传统的戏曲。

2. 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是满族和其他汉族地区共同庆祝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又称“划龙舟”。

3. 七夕节:又称“牛郎织女节”,这是满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满族的七夕节与汉族的习俗略有不同,满族人在这一天会在草原上放羊,跳舞,祈求姻缘和幸福。

4. 中秋节:满族人也和其他汉族人一样在中秋节这一天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一天会吃月饼、赏月、祭拜并唱满族古歌。

以上节日均是满族人庆祝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最为重要。

怒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满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满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满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很多用户比较好奇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就来介绍这个问题。

族许多节日受到汉族人影响,在今天也过一些汉文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1、颁金节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

2、上元节

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日,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并影响汉族,今天汉族也将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

3、走百病

走百病是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

4、添仓节

添仓节就是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以上就是满族传统节日风俗的全部内容,2、上元节上元节就是正月十五日,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并影响汉族,今天汉族也将正月十五叫做元宵节。3、走百病走百病是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二十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