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言理解

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有哪些,说到做到诚实守信的名言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说到做到诚实守信的名言,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5个表示诚实守信的名言。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诚实守信品德的名言警句,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1、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2、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3、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罗马 4、诚者。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做人要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人因诚信而高尚,人因无信而卑微。2、诚信是一种美德,会让你更加完美。3、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4、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5、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6、当信用消失的时候。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有哪些二年级。

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

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3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41.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84、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有哪些名言警句 1、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2、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42.一言不实,百事皆虚。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43.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

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44.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李光地《性理精义》

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45.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4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4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48.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49.聪明正直者为神。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5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51.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

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表示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1.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2. 对自己诚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否则,她只有更孤单。3.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4.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5。

52.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53.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102.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103.处己、事上、临下、皆当以诚为主。——薛敬轩 104.甚至上帝也助诚实勇敢者一臂之力。——米南德 10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106.失掉信用的人。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54.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55.心正不怕影儿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56.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复:再。妒:妒忌,忌恨。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1、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57.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58.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59.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关于诚信的名言100句,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60.好谀是人生大病。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6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62.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6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

64.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

65.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66.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67.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

68.宁为直伐,不为曲全。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69.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70.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7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72.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

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7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74.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75.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

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

76.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77.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唐·寒山《联句》

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

78.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唐·元结《自箴》

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

79.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

80.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

81.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

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82.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

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

83.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唐·马总《意林》

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

84.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诚信的分论点+事例(古今中外)。

8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

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

86.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如下:1、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八回》释义:国家讲诚信,才能治理好天下,将帅带兵勇猛,才能抵御外来的侵略。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宜:应该,应当。

87.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

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

88.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

淡如水:清淡得象水一样,形容淡泊而纯真。君子的心地如水那样淡泊纯真,感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小人说得好听,却口是心非,言行相悖。

89.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1 1、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2、诚实守信是面明镜,不诚实的人在他面前,都会露出真相。 3、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4、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诚信为先决条件。 5、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

90.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1、世界上最聪慧的人是最老实的人,由于只有诚实的人能力经得起事实跟历史的考验。2、守诺言就象捍卫你的声誉一样。

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

91.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明·洪自诚《菜根谭》

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

92.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

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

93.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

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

94.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篇一: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 1、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2、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

95.磊磊落落向曙星。古乐府《两头纤纤》

胸怀坦荡可同闪亮的晨星相媲美。

96.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三国·魏·嵇康《卜疑集》

对己无所愧疚,对外不违时尚。

96.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

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

97.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宋·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

负:违背。惭:惭愧。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不会有惭愧之感。

9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

99.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霁(jì),雨雪停止。

10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