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传统节日?水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黎族新年、祭海节、花山节、米塔节。1、吃新节 水族人民将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吃新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美食,包括酸菜鱼、糯米饭等传统水族食品。那么,水族的传统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水族的风俗和特点
端节。
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赛马大会是端节活动的最高潮。赛马的地点叫"端坡"或“年坡",人们吃过年酒后便成群结队地从各村寨赶来这里,端坡顿时人山人海。
端节价值
端节分批过节,是以血缘氏族为主要依据划分批次,尽管后来融入了民族的地缘文化特征,但血缘氏族部落年节庆典遗风的特色依然浓郁。
《贵州通志》:载:“水家苗都匀有之,有韦蒙二姓在内外套与花苗杂居……每岁中秋月首戌日赶场,亥日过端节,以是之晴雨主是年之丰歉。”
五十六个民族特色节日
水族的传统节日
水族节日一:端节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多数水族地区都过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逢水历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阴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亥日,就是水族端的节日。但各地所过的亥日不一样。
水族节日二:卯节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解(吃)卯”,只是三都县九阡地区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地区水族人过的节日。
水族节日三:苏宁喜节
“苏(丑)宁(月)喜(四)”水语意思是“四月丑日”,过节时间在农历十二月丑日,据说这天“牙花散”、“牙花离”(地母娘娘或生母娘娘)发送许多婴儿去人间,作人家的子嗣。水族地区普遍供祭。三都县和勇地区的吴姓水族为求人丁兴旺,定这天过年。
水族节日四:额节
额节是荔波县德门、母早、太吉、尧古、拉交、水庆等地水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选择的时间与活动的内容及方式与端节相似。时间选择在水历正月的酉亥日,半夜设素席祭祖,以鱼为上供珍品,还供以糯饭、甜酒、大小南瓜等。过去也举行赛马与击铜鼓等娱乐活动。
水族节日五:荐节
水语叫“解(吃)荐(正月)”,又称借荐为“荐嗄”,“嗄”是水语对汉族的称呼,故“荐嗄”乃是过汉族年的意思。
水族是什么民族
水族的节日有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拜菩萨、拜哥善、拜善)、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三都水族马尾绣新娘服
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本民族的语言、传统文字、习俗、文化,那么水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水族的传统节日有端节、额节、卯节、苏宁喜节、铜鼓节、黄饭节、花椒节、吃新节等等。下面我将为大家具体介绍水族的传统节日。
水族的传统节日
1、端节又叫借端、吃端,时间一般在阴历八九月份,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其地位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个集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节日。
2、额节,又称为借额,过节的活动内容、形式与端节相似,但没有跑马活动,时间一般是在水历正月的酉亥日,半夜设素席祭祖,主要流行于贵州省荔波县一带。
3、卯节在水语中称为借卯,过节时间大致是在夏收夏种结束之后的水历9-10月之间,是一个预祝稻作丰收、人口增殖的节日,习俗活动有祭祀稻秧、祈雨、对歌等。
4、苏宁喜节的读音为水语音译,该节日源于对生母娘娘祭祀的古节,也叫娘娘节,时间在农历十二月第一个丑日,自古便有祈祷妇女平安康福的习俗,被视为水族的妇幼节。
水族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水族的服饰具有色彩浅淡素雅的特点,讲究朴素、大方、实用,以蓝、白、青三种颜色为主调,禁忌红色和黄色这类鲜艳色彩,女子的服饰多以水家布缝制,佩戴银饰,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老年人穿长衫。
少数民族水族介绍
水族的节日有端节、卯节、额节、苏宁喜节、敬霞节、春节、铜鼓节等。其中端节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春节,节日期间,村村寨寨敲击铜鼓皮鼓,吹笙唱歌,走亲访友,更有赛马等群众性娱乐活动。
水族重酒、重烟而轻茶,十分重视待客礼节,以鸡头、鸭头敬客,交杯酒、肝胆酒是待客敬酒难得的礼仪。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这表达了水族人民朴素大方的独特服饰审美观。
水族婚姻沿袭传统习俗,恪守同宗血缘不娶、异宗异姓氏族开亲的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旧是水族地区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
以上就是水族的传统节日的全部内容,水族的传统节日 1、端节又叫借端、吃端,时间一般在阴历八九月份,是水族最隆重的节日,其地位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个集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的节日。2、额节,又称为借额,过节的活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