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语大全

景颇族有什么节日,阿昌族服饰

景颇族有什么节日?景颇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传统节日主要有目瑙纵歌节、能仙节、尝新节、采花节、新米节等。目瑙纵歌节是祭祀天神“木代”的传统活动,也是景颇族最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能仙节是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那么,景颇族有什么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景颇族的特殊节日是什么

目瑙节

“目瑙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目瑙”是景颇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习俗的文化现象。竖立在目瑙广场上的“诗栋”(标牌)分阴阳(雌雄),当中所绘制的是反映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和其他生产、生活的图案。举行大的“目瑙”庆典时都要先祭奠“木代”(太阳神),原因之一,“目瑙”舞来自太阳宫;之二,传说景颇族的祖先曾娶太阳女为妻,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木代”与景颇族有渊源关系。因此,景颇族贵族(山官)家一般都祭奠“木代”。“董萨”(祭司)要进行“目瑙斋瓦”,用特定的形式和祭词叙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景颇人的渊源变迁史等,内容无所不包。这些活动,千百年来起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原来是一种融宗教和文化习俗为一体的传统庆典。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类别的“目瑙”。

阿昌族服饰

景颇族的传统节日有:

1、目瑙节

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瑙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都要跳目瑙。

2、撤种节

撒种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陇等县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举行。

3、新米节

新米节景颇族有趣的庆丰收节日。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当田里稻谷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欢渡“新米节”新米节的前一天,主人家就开始准备。他们背着插满鲜花的篮子,然后拣起一捆成熟的糯谷,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然后,便向各家发出热情的邀约,请他们在第二天作客。

4、采花节

景颇语称“思鲜鲜”或“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

5、能仙节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

景颇族特色节日

目瑙节

撒种节和尝新节

新米节

采花节

能仙节

传统服饰

景颇族服饰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有的妇女还爱好用藤篾编成藤圈,涂有红漆、黑漆,围在腰部,并认为藤圈越多越美。景颇族男女老少均喜欢嚼烟草、芦子、槟榔和饮酒,熟人相见则从筒帕里拿出竹筒倒一杯酒相敬。竹筒裙是景颇族的传统服饰。

景颇族宴客习俗:

食俗景颇族宴客有一种食规,客人到后稍事休息,便有身着盛装的中年妇女出来敬送"礼篮"。其篮用藤篾精心编织,内装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两包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首客受礼后致谢先饮一口酒,再转给众人抢饮,然后将鸡蛋切片,放在饭团上,人各一份,边吃边加赞美,吃毕奉还礼篮,表示回敬。这些食物各有含义。白酒代表"女";米酒代表"男";糯米饭代表"粘贴结合,亲如一家";鸡蛋代表"纯洁、圆满、平安、康乐"。

宗教:

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

土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景颇族的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节。

1、目脑纵歌节

目脑纵歌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一般为期2-6天,时间取双不取单。每到目瑙纵歌节,景颇族男女老少,身着节日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到目脑纵歌场。祭祀仪式之后,景颇族的男女老少踩着同一节拍进入舞场,欢呼声,鼓声、锣声节奏鲜明,是一场舞盛会歌的海洋。

2、能仙节

能仙节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3、新米节

每逢秋收季节,景颇族群众都要举行品尝新米的方式庆祝丰收,并祭拜祖先,举行招谷魂仪式,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古时候的新米节,先在山官家举行,之后才由百姓家择日举行。山官家吃新米时要邀集其辖区内的各寨寨头、董萨以及有威望的老人,祭献木代神,分享一年来的劳动成果。

扩展资料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

景波族的节日

传统节日有目瑙纵歌节、尝新节、采花节;

目瑙纵歌节,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极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只要有场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进行目瑙纵歌,它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最隆重的民族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目瑙纵歌节已成为景颇人民欢庆丰收的歌舞娱乐的民俗节日;尝新节,俗称吃新节每年夏历六七月间新谷登场时择日举行,节前,主妇们到田间摘新谷,舂出喷香的白米,节日早晨,各家主妇蒸好新米饭,煮好鲜鱼,即邀年老客人,带着儿童来到田间,祭祀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五谷丰登;采花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的男女老少一起举行采花节,采花节是花神的祭节,采花节在藏民中又叫女儿节,是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

以上就是景颇族有什么节日的全部内容,民族传统节日主要有目脑纵歌节、能仙节、新米节等,其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为目脑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祭祀天神“木代”的传统祭典活动。“木代”是景颇族超自然信仰中最大的天神,代表着财富和幸福,能够给人予保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