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都有哪些节日?.乌孜别克族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我国少数民族的“妇女节”_Our_country_national_minority_"Women's_Day"_少数民族节日 .维吾尔族节日--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那么,少数民族都有哪些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龙舟节是什么节日
1、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
2、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3、傈僳族的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现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艰险的精神。
4、白族的三月街
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白族传统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5、拉祜族的月亮节
月亮节是拉祜族农事节日,又叫“哈巴节”,拉祜语音“哈巴”,意为月亮,在拉祜年历八月十五举行,原为祭献月亮,欢庆丰收,祭礼在晚上月出时举行,各家挑选最好瓜果作为祭品,用篾桌摆设,抬到祭山神的地方(寨子后面)祭献为人们分出了耕种节令的月亮。
什么族过什么节
1、傈僳族的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傈僳语叫“阿堂得”,意思是“爬刀节”,它是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的傈僳族以及彝族的传统节日,节期是每年正月十五日。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蹦跳翻滚,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刃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杆上,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顶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2、哈尼族的扎勒特
哈尼族的传统盛大节日。“扎勒特“是哈尼语音译,又称“大年“。时值农历十月,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节日当天各家要在天井里杀一只红毛公鸡,就地煮食,表示祭天。家中成员都要吃一块鸡肉,己出嫁的姑娘不能吃。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举行,至属猴日结束,历时5天。哈尼族信奉原始宗教,扎勒特节主要是祭献天神和祖先。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历时五、六天至半月不等。
节日期间杀猪宰羊,舂粑粑,蒸黄糯米饭祭祀天地和祖宗,并宴请邻近村寨、民族的宾客。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粑粑回娘家献祖拜年。
56个民族都有什么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的那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
1、蒙古族的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
今天的那达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规模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傣族的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节日及风俗活动
壮族的 三月三
傣族的泼水节
穆斯林(维族 回族)的开斋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
彝族 火把节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苗族 苗族花山节 爬花杆、芦笙、歌舞 正月
藏族“花儿”会 对歌 农历六月十四
汉族都有哪些节日
1、苗族踩花山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四、五三天,是苗族的盛大节日踩花山。这三天,苗家男女老少都穿金戴银,组织的斗牛、斗画眉、吹芦笙、爬花杆等,爬花杆是苗族人特有的娱乐活动。
踩花山是苗族同胞在正月里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这一天,在踩花山的山坡场上,汇集了附近苗寨的人们,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2、纳西族三朵节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具民族风情的节日,是纳西人祭祀本民族的保护神“三朵”的重要节日,也是纳西族最隆重的节日。
在东巴古籍的记载中,三朵是玉龙雪山的神灵,是能征善战、济困扶危的英豪,千百年被纳西族崇奉为保护神、战神。
3、景颇族目脑节
“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
目脑节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最早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目瑙”是景颇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习俗。
4、毛南族分龙节
分龙节是毛南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庆祝活动盛大而隆重,其目的在于祈求五谷丰登。
以上就是少数民族都有哪些节日的全部内容,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四、五三天,是苗族的盛大节日踩花山。这三天,苗家男女老少都穿金戴银,组织的斗牛、斗画眉、吹芦笙、爬花杆等,爬花杆是苗族人特有的娱乐活动。踩花山是苗族同胞在正月里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这一天,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