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下一句?“五味”简单的说就是五种味道,酸甜苦辣咸,若说人生百味,最重要的也就这五味,“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的是酒桌上的一种文化,酒已经喝了三巡了,主敬宾,宾敬主,主敬大家,那么,酒过三巡下一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酒的顺口溜
酒过三巡下一句是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是一个汉语词汇,三并不是指具体的三杯或者三轮,而是指时间长数量多的意思,酒过三巡是指酒已经喝了有一段时间,喝了不少酒了。
“酒过三巡”这种说法大概起源于人们围桌进食以后,唐代以前,人们进食方式是席地而坐,各有一套食具,分餐而食。与宴者各有一席,分散而坐,为之斟酒也不会有“巡”的感觉。随着胡床传入中原,人们有了高凳,为此逐渐发明了桌子。
酒过三巡人微醉下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中的“五味”分别的历史代表着“酸甜苦辣咸“,酸甜苦辣咸代表着我们百姓人生中的各种色彩。
酒过三巡下一句怎么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意思是跟同桌的人喝过三轮,各色菜肴也上满了之模袭后。巡的解释:“巡”的意思就是四处巡视和查看的意思,酒过三巡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组织酒局的人挨个给来宾倒酒,倒过三遍以后算是结束,这是酒桌上的一种礼节,并不是非要挨个倒上三遍,“三”在这里是一个虚数。在正式的酒会上基本都会有组织这宣布酒席的开始,然后进行祝酒词把本次酒会的目的和想法给来宾讲清楚,然后为了表示对来宾的尊敬会给来宾们倒酒。“酒过三巡”其实所说的就是一种餐桌礼仪,也是对主家的一种重视,否则酒桌上乱糟糟的会显得杂乱无章。菜过五味解释:“菜过五味”意味着菜品已经全都上齐,与会人员也基本吃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也就离宴会的结束差不多了。因此组织者和宴会的主人或所宴请的尊贵客人,这个时候要起来发话,或者时感谢嘉宾的到来。要不就是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宴会进行到菜过五味的阶段,也就可以上主食或者有事想要离开的人就可以散去。喝酒礼仪[tycloudy.c o m/?p=10073]
[tycloudy.c o m/?p=5077]
[tycloudy.c o m/?p=9062]
[tycloudy.c o m/?p=2857]
[tycloudy.c o m/?p=5676]
[tycloudy.c o m/?p=6616]
[tycloudy.c o m/?p=13461]
[tycloudy.c o m/?p=12448]
[tycloudy.c o m/?p=13308]
[tycloudy.c o m/?p=3889]
酒后三巡菜过五味是什么意思
酒后三巡的后半句菜过五味。
有句话叫“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是指跟同桌的人喝过三轮(每个人都喝过三杯),菜色也上了五道之后。这是指饭局已到了尾声的意义。在评书与旧戏中经常可以听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话。
所谓“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过三次,客人都喝光了,这就叫“酒过三巡”。这句套话表明宴饮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可以开始谈了,或者说宴饮已经到了尾声。
来源:
酒过三巡这种说法大概起源于人们围桌进食以后。唐代以前,人们进食方式是席地而坐,各有一套食具,分餐而食。与宴者各有一席,分散而坐,为之斟酒也不会有“巡”的感觉。随着胡床(一种高脚折叠椅)传入中原,人们有了高凳,为此逐渐发明了桌子。
到了唐代人们围着桌子(类似长方的高案)吃饭的图画出现了,像《宫乐图》中,宫女围着案子而坐,一位宫女执长柄杓为其他宫女轮流斟酒,这才有“巡”的意味。
古人倡导饮酒有节,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因此“酒过三巡”的深层含义应是:酒已经喝得不少了,有正事谈正事,没有正事的话,也就应该散了。
酒过三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其中“酒过三巡”出自《酒规》一书,古时,人们喝酒的时候,经常会围坐,有时坐的是八仙桌,更多时候是圆桌,喝酒的时候,会敬酒,敬酒也有一定的顺序们根据地位、长幼、尊卑来敬,敬完一圈就是一巡,三巡就是敬了三圈。
酒过三巡的意思
这五位分别是酸甜苦辣咸!咸是百味之首,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用海水煮盐的方法。我国的酸味主要来自于水果,比如桃子、杏子、李子……甜味主要是各种糖和糕点,古代成熬甘蔗汁来提糖。辣味主要指的是辣椒,而辣椒并非是中国本土出产的,而是在明朝时由外国传入的。苦味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而非是一种味道。
以上就是酒过三巡下一句的全部内容,酒过三巡下一句是:菜过五味。三巡和五味都是泛指。三巡一般是指主人敬主宾,主宾回敬主人,主人敬本桌客人。五味一般是酸、甜、苦、辣、咸五种基本味。所谓“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