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一去二三里全诗的意思

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1、译文: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薄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2、“一去二三里”出自《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3、全诗如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那么,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去二三里全诗的意思

1、译文:一眼望去大概有二三里远,有四五户冒着炊烟的人家。村庄旁有六七座凉亭(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还有许多鲜花正在绽放。

2、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美丽风光景色,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悯农二古诗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是宋代邵康节所作,全诗为: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邵康节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池上古诗

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八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一去二三里译文及注释

《一去二三里》是古诗.

是古诗写自宋代诗人邵雍。,是一首描写山村路边故事的诗

山村咏怀

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译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亭台的楼阁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偶然看到这首古诗,抛去古诗中的内容不说,古诗背后所蕴含的却是对于童年满满的回忆。那时的童真,那时的乐趣,那时对学习、对未来的渴望,并不是能够用多么华丽复杂的语言就能够表达,只能是说那时的一切都很真!

一去二三里,已经并不是多么遥远的距离;烟村四五家,何处再去寻这种地方;亭台六七座,现也就在公园能够看到了;八九十枝花,也就仅剩这大自然的馈赠了。

山村咏怀为什么叫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囱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解释:抬头看去二,三里远。那山脚下住着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庄烟囱正冒着缕缕的炊烟。山上还有六、七座好看的亭子,路旁正开放着各种各样的鲜花。

散会——

以上就是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的全部内容,其意为:一眼看去有二三里远。该诗句出自古诗《山村咏怀》,作者是北宋哲学家邵雍。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写下这首诗。“一去二三里”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