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名言理解

论语经典名句及感悟,论语中选一句话写感悟

论语经典名句及感悟?论语中的佳句与感悟如下: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那么,论语经典名句及感悟?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论语教育经典名句及感悟大全

论语中的佳句与感悟如下: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篇》

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

君子待人和顺友善,但不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小人虽常和他人保持一致,却是毫无原则、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论语中选一句话写感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论语经典名句翻译及感悟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要想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往往越是急于求成,就越难取得成功。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眼光放大、放远,不能贪图小利。

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挽回,就不要再抱怨和后悔,白白浪费时间了;设法处理好正在到来的事情,防患于未然,才是最要紧的事。

三、以约失之者鲜矣。

如果一个人很自律,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谨言慎行,小心低调,那他犯过错的几率就很小了。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要为自己设立一个长远的人生志向,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不会盲目。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就会被眼前的事情所困扰,不能自拔。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贵虽然是人人都喜欢的,但必须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如果是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得来的,那这种富贵对于我们来说,就跟浮云一般,没有任何意义了。

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人做学问,是为了修为自己,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现在的人做学问,往往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得,为了找工作,为了升职,为了炫耀,自己却得不到什么真实的受用。

七、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在路边听到一些闲言碎语,不加考证,就到处传播,这是无德的表现。

高度评价论语的句子

论语名句精选及感悟如下: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智者却是能不为眼前得失所羁绊,目光长远,判断敏锐。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对于诚信的人,人们都会尊重他,也会信任他,也会把最重要的事情托付与他,因为诚信的人能够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他就会谢绝。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在作出承诺之前都要想一想,你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千万不能信口开河,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论语中富有哲理的经典语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讲解】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讲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讲解】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以上就是论语经典名句及感悟的全部内容,1、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感悟:这句话是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尊敬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