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成语解释

相互吹捧的成语,形容在家互相吹捧的成语

相互吹捧的成语?1、弹冠相庆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释义: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出 处: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那么,相互吹捧的成语?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互相吹捧还有什么说法

1、弹冠相庆[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

释义: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出 处: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

2、贡禹弹冠[ gòng yǔ tán guān ]

释义: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出 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3、鸡犬升天[ jī quǎn shēng tiān ]

释义: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把剩下的药撒在院子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 处:晋·葛洪《神仙卷·卷四·刘安》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剩下的药留在庭院里;鸡狗吃了;也都升天。

4、一人得道[ yī rén dé dào ]

释义: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现在也含有贬义的意思,暗指裙带关系。

5、戴高帽子[ dài gāo mào zi ]

释义:吹捧、恭维别人。

出 处:《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

两人互相吹捧叫什么

戴高帽子[dài gāo mào zǐ]

【解释】:吹捧、恭维别人。

【出自】:《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

【示例】:老父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语叫做爱~。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7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互捧互吹的另一种说法

吹捧人最经典语录成语

吹捧人最经典语录成语,吹捧、恭维别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适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场合,基本上是人人都受用的一种语句,以下整理了吹捧人最经典语录成语。

吹捧人最经典语录成语1

容貌体态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雍容华贵 眉清目秀 威风凛凛

蓬头垢面 老态龙钟 弱不禁风

骨瘦如柴 面黄肌瘦 其貌不扬

神态

神采奕奕 温文尔雅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忍俊不禁

正襟危坐 从容自若 如痴如醉

舒眉展眼 神清气爽 悠然自得

心理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语言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夸夸其谈

诚实

表里如一 开诚相见 言行一致

实心实意 心口如一 胸无城府

勇敢

出生入死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挺身而出 视死如归

一往无前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节俭

粗衣淡饭 克勤克俭 轻车简从

节衣缩食 精打细算 开源节流

勤俭持家 省吃俭用 细水长流

慷慨

高义薄云 慷慨解囊 乐善好施

善良

设身处地 尊老爱幼 以德报怨

仁厚

仁至义尽 仁民爱物 仁人君子

宅心仁厚 温柔敦厚 仁良恭俭让

清高

超然物外 超尘拔俗 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 洁身自好 狷介之士

节操

冰清玉洁 岁寒松柏 高风亮节

高节迈俗 守身如玉 明德惟馨

高山景行 年高德劭 光明磊落

志气

鸿鹄之志 老骥伏枥 壮志凌云

胸怀大志 雄心壮志 志在四方

志在千里 有志者事竟成

虚心

不耻下问 不矜不伐 功成不居

好问则裕 戒骄戒躁 虚怀若谷

闻过则喜 抛砖引玉 深藏若虚

满招损,谦受益

自律

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

忍耐

忍气吞声 忍辱负重 委曲求全

谨慎

谨言慎行 临事而惧 瞻前顾后

临深履薄 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战战兢兢 谨小慎微 小心翼翼

明辨

爱憎分明 褒善贬恶 火眼金睛

信赏必罚 羞与为伍 彰善瘅恶

廉洁

奉公守法 富贵浮云 廉洁奉公

两袖清风 先公后私 一尘不染

公正

不偏不倚 大义灭亲 替天行道

秋毫无犯 铁面无私 赏罚分明

无私

大公无私 公而忘私 公事公办

克己奉公 舍己为公 先人后己

正直

大义凛然 危言高论 铁面无私

浩然之气 直言正论 刚正不阿

襟怀坦白 正气凛然 光明正大

忠诚

肝脑涂地 赤胆忠心 忠心耿耿

助人

解囊相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伤

助人为乐 抑强扶弱 扶危济困

雪中送炭 与人为善 仗义疏财

拔刀相助 打抱不平 古道热肠

宽容

既往不咎 海纳百川 豁达大度

宽宏大量 宽以待人 明月入怀

真诚

开诚布公 诚心诚意 披肝沥胆

肺腑之言 推诚相与 拳拳盛意

友情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患难之交

团结

和衷共济 戮力同心 齐心协力

群策群力 通力合作 群威群胆

万众一心 吴越同舟 精诚团结

众志成城 并肩作战 人心齐,泰山移

合作

患难与共 同甘共苦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同心协力 风雨同舟

人多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万人空巷

人来人往 摩肩接踵 人满为患

座无虚席 宾客如云 门庭若市

学习

学无止境 真才实学 学而不厌

学以致用 学海无涯 温故知新

上进

见贤思齐 弃旧图新 痛改前非

水涨船高 青云直上 突飞猛进

闻鸡起舞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披荆斩棘 发愤图强 全力以赴

争分夺秒 笨鸟先飞 争先恐后

刻苦

苦心孤诣 囊萤映雪 埋头苦干

卧薪尝胆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废寝忘食 孜孜不倦 夙兴夜寐

勤能补拙 朝乾夕惕 手不释卷

专心

心无旁骛 屏气敛息 目不窥园

屏气凝神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恒心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精卫填海

始终如一 始终不渝 水滴石穿

坚定

海枯石烂 坚贞不屈 坚贞不渝

坚韧不拔 坚定不移 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 破釜沉舟 匪石匪席

心如铁石 指天誓日 斩钉截铁

吹捧人最经典语录成语2

夸人的话 成语精选:

1、 喜笑颜开

2、 笑逐颜开

3、 神采奕奕

4、 沉着冷静

5、 神清气爽

6、 能说会道

7、 巧舌如簧

8、 能言善辩

9、 滔滔不绝

10、 伶牙俐齿

夸人的话 成语最新:

1、 潇洒大方

2、 英姿飒爽

3、 闭月羞花

4、 沉鱼落雁

5、 人面桃花

6、 精神抖擞

7、 悠然自得

8、 眉飞色舞

9、 出口成章

10、 语惊四座

11、 娓娓而谈

12、 侃侃而谈

13、 妙语连珠

14、 口若悬河

15、 一语中的

16、 无与伦比

17、 壮志凌云

18、 才高八斗

19、 才思敏捷

20、 不屈不挠

夸人的话 成语补充:

1、 光明磊落

2、 意气风发

3、 玉树临风

4、 娓娓而谈

5、 文武双全

6、 远见卓识

7、 大公无私

8、 风度翩翩

9、 万古流芳

10、 人面桃花

11、 博览群书

12、 横扫千军

13、 废寝忘食

14、 大义凛然

15、 临危不俱

16、 光明磊落

17、 不屈不挠

18、 鞠躬尽瘁

19、 死而后已

20、 博大精深

吹捧人最经典语录成语3

吹捧奉承人的那些最经典语录

1、下海的确不容易,有几个象你这样会了游泳。

互相吹捧的成语近义词

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多元码)自带有九万条词汇,其中符合题意的成语有:

【阿谀奉承】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吹吹打打】指各种乐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种言行或事物,吸引别人注意。

【曲意逢迎】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友情提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受国家发明专利保护,未委托任何网站提供下载。现已发现某些网站提供假冒“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的软件下载,并没有多元输入法的任一先进功能,且纯属侵权和欺骗行为,提请网友注意,以免受骗上当!

互捧互吹经典句子

1、惺惺相惜【xīng xīng xiāng xī】:在这里是指聪慧的人。惺惺相惜是指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有才能的人互相仰慕,相互欣赏。

2、将遇良才【jiàng yù liáng cái】:比喻双方本领不分上下,难见高低。

惺惺相惜成语典故

【出处】

一.清醒。

宋·陆游《不寐》诗:"困睫日中常欲闭,夜阑枕上却惺惺。"

二.聪明机灵。

宋·曾布《曾公遗录》卷八:"上谕:皇子……虽三岁未能行,然能语言,极惺惺。"

三.形容动听的声音。

宋·杨无咎《滴滴金》词:"忆得歌翻肠断句,更惺惺言语。"

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将遇良才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常与棋逢对手连用。

【近义词】将遇良材、棋逢对手。

【反义词】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歇后语】 棋逢对手。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以上就是相互吹捧的成语的全部内容,弹冠相庆 [拼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释义]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