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受益的上一句?谦受益前一句:满招损 满招损,谦受益 [拼音] mǎnzhāosǔn qiānshòuyì [释义] 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招致;损:损害;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那么,谦受益的上一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上一句
满招损下一句是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意谓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语出《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
《大禹谟》是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中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这篇文章的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序,介绍写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的缘由;第二部分,舜帝与大禹、伯益讨论政事,赞美帝尧的美德,阐述了各自的治国见解;第三部分,记叙舜禅位于禹的经过;第四部分,叙述大禹征伐苗民,最终以德感化苗民。
鉴赏:
《大禹谟》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舜、禹、皋陶、伯益开会交流政治见解,近似于今人常说的理论务虚会。其时,禹已处于摄政地位,但舜仍位居天子之尊。皋陶则是大法官。
《大禹谟》叙述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舜、禹之间的帝位禅让问题,参与讨论的也是三人,除了舜、禹之外,还有伯益的父亲皋陶。这次会议,不再“务虚”,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政治决断,再现了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此情此景,仿佛尧、舜之间禅让过程的再现。
《大禹谟》记载的第三件事,是舜让禹去征讨苗民,理由是苗民不大驯服。禹带领各路诸侯,经过三十天的征伐,苗民还是不服。
总结《大禹谟》记载的三件事,可以发现,舜、禹交替时期的朝政,很能是“三驾马车”的状态:舜是资深的政治领袖,禹是候补的政治领袖,但皋陶、伯益家族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有可能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
谚语和成语的区别
"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是:自己自满于已取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而时时改掉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处。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出自:
1、《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译文: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 益陈谟云:‘满招损,谦受益。‘岂营丽辞,率然对尔。”
译文:益向舜陈说谋议中也讲到:“自满必带来损害,谦虚必受到益处。”这岂是有意制造对偶?随意讲出就自然成对了。
"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益谦亏盈:犹谦受益,满招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清史稿·柴潮生传》
2、反义词
刚愎自用:意思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执。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满招损谦受益
百度百科-大禹谟
百度百科-文心雕龙·丽辞
谦虚的近义词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是:骄傲和自满会导致损失、谦虚使人受益。
出处:出自《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译文: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这是普遍的真理。)
《大禹谟》出自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的远古史料。大禹是舜的臣子,他以治理洪水建立大功,后人尊称为大禹。谟,谋。本篇首段记叙了大禹、伯益和舜谋划政事,所以叫《大禹谟》。这是《梅氏伪古文尚书》之一。
扩展资料:
1、"满招损,谦受益"的近义词
虚怀若谷
【解释】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自】战国·老子《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旷达得好像高山空谷 。
【示例】每个人都应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2、"满招损,谦受益"的反义词
妄自尊大
【解释】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自】南朝·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公孙述就好比井底的青蛙,看不到天下的广大,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我们不如到东方洛阳的 光武帝那里去寻找出路。
古训谦恭能受益的前句
谚语“谦受益”的上一句是“满招损”。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
全句:《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 满招损 , 谦受益 ,时乃天道。
意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谦受益”只有上一句“满招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时乃天道”这是上天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是有害的,谦虚谨慎有益的大道理。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满招损谦受益告诉我们的道理
满招损,谦受益
发音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满招损,谦受益.
释义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用法:复句式;作补语。
出处 《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传媒:北京市西三环中央电视塔下有一处标志性建筑物上,有"谦受益"书法,作者为著名军旅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总后勤部政治部丁嘉耕,有“首都风景” 之称。
《古今贤文·真理篇》
“满招损,谦受益”,是《尚书》里的两句话,教人修身养性的.
"满招损,谦受益,"的原句是”满招损,谦得益”.后又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由欧阳修引用.
满:骄傲、自满;
招:招来;
损:损害;损失
谦:谦虚;
受:受到;
益:好处、益处。
《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故此以“满招损,谦受益”来说明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逊虚心得到益处。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君子胜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诚服之也。故曰:满招损,谦受益。”亦作》:“谦受益,满招损。”。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以上就是谦受益的上一句的全部内容,谚语“谦受益”的上一句是“满招损”。【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全句:《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勿届, 满招损 , 谦受益 ,时乃天道。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