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古诗词?遍插茱萸少一人。 5.带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 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宵节《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那么,中国节日古诗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传统节日歌谣
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一)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二)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三)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年年乞于人间巧——七夕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六)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
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七)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小学关于写节日的古诗
【元日】(现在的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重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和节日有关的诗五首
首页美文作文随笔日记摘抄古诗文实用文语文推荐
1)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文征明《拜年》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 来鹄《除夜》2)元宵 《元夜踏灯》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清明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节日古诗八首
我国传统的节日真的有很多呀,而古人确是最喜欢寄情于诗的,对此,我国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也有很多,下面,我来给你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三个节日吧,一起在诗中来感受一下他们的美好,其分别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端午节
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张耒《和端午》
3、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4、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边贡《午日观竞渡》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中秋节
1、松摇半夜风声壮,桂染中秋月色香。——戴复古《庐山·拥鼻行吟上下廊》
2、醉张白眼望层空,作意中秋一笑同。
描写节日的故事古诗
正月十五夜灯 -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六首·其一 -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夜 -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 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 唐代·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喜迁莺·月波疑滴 - 宋代·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重阳 - 宋代·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采桑子·重阳 - 近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以上就是中国节日古诗词的全部内容,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上元夜六首·其一 -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正月十五夜 -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