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亦有情天亦老下一句?1、“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一句是“人间正道是沧桑”。2、此诗的原文是:《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么,天亦有情天亦老下一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联
现在“天若有情天亦老”算是一句成语,它的出处是一首诗,并不是一副对联,当然了,如果以律诗来衡量,一首律诗,就是四个对联组成的,因此,我们说对联,说到这一句,也还合适。
(一生只活了27年的李贺小像)
此句语出唐代号称“诗鬼”的大诗人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一生都带有强烈的忧郁气质,他短短的一生只活了二十七秆,这句诗,他是用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的,当然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原诗是这样的: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通篇读来,显然这一句是整首诗的名句,是”诗眼“。
(李贺像)
放在这首诗里,天若有情天亦老,象一声沉重的叹息,伤感情绪由此蔓延开来。有说不尽的悲伤递次涌上心头。但这句诗的格局又是大的,把个人的情感跟上天的命运联合起来述说。所以后来毛主席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原封不动的引用了这一句,正是由于它的大格局,但是毛主席在后面跟它凑成一联的下联是“人间正道是沧桑”,虽词性格律稍不工整,但格局更大,气象更豪迈,更主动,也更乐观,这当然是伟人才能做到的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最经典的
下句是:人间正道是苍桑。这是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的最后两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一总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顺口溜
【出处】: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
下一句: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出自唐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选段如下: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白话文释义: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怀念起往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的泪滴。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独出长安的盘儿,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扩展资料:
《金铜仙人辞汉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因病辞职由京师长安赴洛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借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来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全诗设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词句奇峭,而又妥帖绵密。此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李贺的代表作品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下一句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石曼卿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以上就是天亦有情天亦老下一句的全部内容,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金铜仙人辞汉歌 作者: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