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语句

问心无愧上一句,问心无愧下联

问心无愧上一句?3、此句出自刘伯温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自古以来为人崇尚,很多名人都引以为座右铭(如林则徐、邹韬奋等),也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那么,问心无愧上一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岂能尽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全诗

不奢求所有的都能做到别人满意,只愿自己尽力而为,不愧对自己。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世界上有我没读过的书存在,但是我没有不可告人的事情

委屈又问心无愧的说说

解释:世事哪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只求过程中不愧对自己的内心。

出处:刘伯温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刘基出生于1311年7月1日,逝世于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但求问心无愧的上一句是岂能尽如人意。意思是:世事哪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只求过程中不愧对自己的内心。如何能做到尽善尽美,称心如意呢?不过是在扪心自问的时候,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这句话是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自勉的话。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问心无愧下一句话是什么

上一句——不求尽如人意

出处——《但求问心无愧》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事事如意。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是这样自勉的:“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在记者招待会上,当有记者问及刘德华的人生格言时,他说是:“不求完美,问心无愧。”不否认从唱功或演技来说,刘德华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他的成绩有目共睹。也许正因为这句格言让刘德华坦然的评价自己,也因为但求无愧我心的想法让他一直努力到现在,用他的坦诚和努力造就了今日的成功。

人生在世,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总会有种种遗憾。

人生如一盘棋,如果走错一步,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人生像足球赛,即使是最强的队也会有在比赛中失手的时候。

回首自己的人生数十年,有过许多朝思暮想的心愿和期待,同时也有过许多自愿的和非自愿的放弃或遗失。有朋友说我的人生是成功的,更有许多人说我的人生是失败的,因为我最终不是大款,也不是大官,更不是大腕,我的人生中丢失了许多机会,所以才会有我今天这样的豁达和潇洒。

是的,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遗失掉许多机会,而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我认为,对于人生而言,绝对遗失的是时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绝对迎来的是生命的重点,因步入衰老和走向死亡,那是人生的必然的,谁想躲也是躲不开,这才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问心无愧而又霸气的句子

有以下意思:

1、世事哪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只求过程中不愧对自己的内心。

2、如何能做到尽善尽美,称心如意呢?不过是在扪心自问的时候,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3、此句出自刘伯温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自古以来为人崇尚,很多名人都引以为座右铭(如林则徐、邹韬奋等),也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扩展资料:

古代君子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人生在世,难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人选择“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忧愁无止尽的翻转,用酒精来杀死悲愤,用尼古丁来烟熏真实,以无用的姿态来弥补过失,要知道这些东西非但不能使人清醒,而且只能暴露一个人的本性。

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如意!我们不能把过往和过失拉住,时光不能重来,坦然面对,扪心自问“我有没有做,我有没有做好,我有没有做错?”。“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威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人生在世,美在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以上就是问心无愧上一句的全部内容,1、这句话出自刘伯温的自勉,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这样自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人意,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要做到于心无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