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风俗?.那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简介
1、马奶节:蒙古族 2、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3、圣纪节:回族、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塔吉克、乌兹别克、柯尔柯孜、塔塔尔、保安等 4、开斋节:同圣纪节的民族 5、古尔邦节:同圣纪节的民族 6、藏历年:藏族、门巴等民族 7、传召:藏族 8、萨葛达瓦节:藏族、门巴族 9、雪顿节:藏族 9、沐浴节:藏族 10、三月三:藏族 11、爬坡节:苗族 12、龙船节:苗族 13、芦笙节:苗族 14、苗年:苗族 15、彝年:彝族 16、跳公节:彝族 17、火把节:彝族、哈尼族、白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布朗族、普米族等民族 18、赶花街:彝族 19、吃立节:壮族 20、歌圩:壮族 21、老人节:朝鲜族 22、秋夕节:朝鲜族 23、土王节:侗族 24、冬节:侗族 25、斗牛节:侗族 26、赶坪节:侗族 27、赶鸟节:瑶族 28、三月街:白族 29、绕三灵:白族 30、过赶年:土家族 31、那吾鲁孜节:哈萨克族 32、泼水节: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
33、卯节:水族
34、端节:水族
35、海坡会:纳西族
36、花儿会:土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等民族
37、羌年:羌族
38、转山会:普米族 39、大年:普米族 40、乞脱乞迪尔节:塔吉克族 另外,春节、元宵节、立春节、二月二、上巳节、花朝节、清明节、活佛节、端午节、六月六、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立冬节、除夕等节日是汉族及全国各民族的重要节日。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贵州的丹寨、台江、黄平、雷山、凯里、大方、水城,以及广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传统节日,和过年、祭祖、造房、丰收、迎亲、嫁娶等喜庆节日,都要举行芦笙舞会。舞姿以四步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点步以及左右旋转等跳法。苗族一级演员金欧领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摄成舞蹈艺术影片《彩蝶纷飞》,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众喜爱。 ----------- 水族人民能歌善舞,流传至今的民间舞蹈比较有影响的有铜鼓舞、芦笙舞、斗角舞等几种。铜鼓舞历史最久,芦笙舞是向苗族学的,斗角舞影响最大。 ------------ 布依族民间舞蹈都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反映生产劳动的有织布舞、舂碓舞、响篙舞、生产舞、丰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习俗的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铙钹舞、转场舞、回旋舞、红灯舞、刺锤舞、傩舞等。 此外,布依族将明代以“军傩”形式传入贵州省的汉族《傩戏》,从舞台搬到村寨广场,改编为专门以武打场面表演历史战争题材的布依族《地戏》。 --------------- 土家族的舞蹈;摆手舞、跳丧舞、花鼓子、八宝铜铃舞、社粑粑舞 --------------- 彝族的民间歌舞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打歌》、《跳弦》、《罗索》、《跳三弦》、《披毡舞》 -------------- 瑶族的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同时,瑶族传统的鼓、歌、舞又常常融为一体,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长鼓舞、铜鼓舞和陶鼓舞等。 ------------ 仡佬族的传统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礼舞》。
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
原发布者:微力设计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篇一: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1、阿昌族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2、德昂族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3、东乡族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4、侗族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5、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它和“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饶有特色。其他主要节庆活动还有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6、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节期的长短常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及寓意
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泼水节,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3、拉鼓节:拉鼓节是苗族传统节日,苗语称希牛。大节每13年举行一次,拉4米多长的鼓;小节每3年举行一次,拉1.7米长的小鼓,节期均为3天。节庆活动分为箍鼓、唱鼓、拉鼓、葬鼓阶段,远亲近戚纷纷前来“吃鼓”,一起欢度节日;主人们分鼓吃猪肉,杀鸡宰鸭,盛情款待,整个村寨沉浸在欢乐之中。拉鼓节意在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兴旺,祭祀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
中国各民族的节日简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的建设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别具一格、绚丽多彩的民族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满族的“颁金节”,德昂族的“花节”等。这些节日都是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特点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它全面、集中、典型、形象地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理想愿望,也是我们进行民族识别的标志之一。下面我们将分别向大家介绍一些少数民族节日的情况。
春节将至,冬季也是许多民族休闲的时节,我们收录一组“各民族的节日简介”,供摄影者、出行者参考,供休闲者浏览;同时我们也希望会员及关注民俗事象的朋友提供更多更新的资料。
内蒙古:
蒙古族那达慕
吉林:
满族的“颁金节”
黑龙江:
达斡尔人吃年猪 鄂伦春族“篝火节” 赫哲族的节日
浙江:
畲族祭祖公图
山东:
胶东蓬莱的"渔民节"(组图)
湖北:
土家族的“纳顿”节 土家族的“端午节” 土家摆手节
湖南:
苗族的斗牛盛会 瑶族牛生日 土家族一个年分两次过
广西:
苗族"芒哥"节 苗族斗马节 京族哈节
壮族青蛙节(组图) 壮族“三月三”民歌节 仫佬族的依饭节和走坡节
瑶族的开唱节和尝新节
海南:
黎族的“三月三” 海南黎族军坡节(组图)
四川:
僳僳族的梳头比赛 苗族的踩山节 羌族的年节
藏族的"郎扎热甲"节
贵州:
苗族三月三(组图) 小花苗跳花场(组图) 台江斗牛节(组图)
撩人心绪的"姊妹饭"(组图) 苗族的吃新节和龙船节 苗族的拉鼓节
仡佬族拜树节 仡佬族的吃虫节 水族人民的“端节”
布依族的“牛王节” 侗族的节日
云南:
阿昌族的“会街节”和“窝乐节” 白族的各种节日 白族过年唱"歌联"
德昂族的“花节” 独龙族的“卡雀瓦” 怒族仙女节
彝族虎笙节 彝族插花节(组图) 彝族盛会“火把节”
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 僳僳族的澡塘盛会 “三朵节”——纳西族的象征
普米族的节日 哈尼族的节日 傣族的“泼水节”
西藏:
藏族晒佛节 藏族沐浴节 雪顿节采风
藏历年的团圆饭
甘肃:
东乡族开斋节
青海:
土族波波会
台湾:
高山族节俗
以上就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风俗的全部内容,..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