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独有的节日?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3、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5、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6、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7、冬至——公历12月22日或23日。那么,家乡独有的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我在家乡过什么节作文
泼水节。我们云南也是有泼水节的,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没有这个节日的,我们这个节日是从泰国传过来的,它也寓意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我家的节日300字作文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这个不用介绍了吧
姑爷节 农历正月初二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这个也不用介绍了吧
遛百病 农历正月十六 出门散步,相传可以百病不侵,以前还有摸门钉的习俗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 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同时镇住惊蛰的毒虫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为了纪念被烧死的介子推,这一天不动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 四月五日 这个不用介绍了吧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也不用介绍了吧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 不用介绍了吧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 又称鬼节,祭奠死去亲人的日子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这个不用介绍了吧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老人节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 喝腊八粥的日子
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 祭灶,从这天起就算开始过年了
除夕 农历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 这个也不用介绍了吧
过年之后还有什么节日
近几年没用,前几年盖房子的时候发的水泥是400块钱吧,四百八一吨,现在不知道是什么价格,指挥比这个价格高,不可能比这个价格低
节日作文500
我来说说我的家乡天水过年有哪些习俗。
1腊八粥
提起腊八粥,嘴里就有一种生津的感觉。一到腊八节,家家要做腊八粥。女主人早在初七晚上就开始挑豆子、剥花生、炒芝麻、淘米,也有的是在初八早上四五点起来干的。然后把准备好的料倒进锅里加水熬起来,先用大火把水烧开,再用小火慢慢地熬。全村的腊八粥最董大娘熬得好,她在粥里加了瘦肉粒、豆腐粒、红绿丝子,色香味俱全。等腊八粥熬好了,一掀锅盖,那股清香味直入心脾,挑逗你的味蕾,你就有不喝不罢休的想法。
现在的腊八粥内容更加丰富:有用薏米、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也有用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等熬成的。但我还是爱吃用小米加肉粒和豆腐粒熬成的,有着外婆的味道。
2.打“腊疙瘩”
打“腊疙瘩”,也叫挖“银子”。一到腊八这天,家家的年轻人都要起早去打“腊疙瘩”,去迟了就没好的了,河岸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也算是一年的喜事之一了。记得往年打来的“腊疙瘩”有三厘米左右厚,上面结满了“疙疙瘩瘩”,这些“疙疙瘩瘩”是有“玄机”的:冰面上的疙瘩大,说明来年玉米就丰收了;冰面上的疙瘩小,说明来年小麦就丰收了;如果冰面上光滑,说明来年就是一个灾年。
独在家乡为异客不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年俗也千差万别。今天,我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我的家乡——浙江年味浓浓的习俗吧~
1、拜六神
浙江在春节会有拜六神的习俗。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2、抲年鬼
旧时,浙江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抲年鬼”的风俗。“抲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抲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
“抲年鬼”者,都为街头乞丐或无业游民,头戴一顶武状元帽,脸挂一串红胡子,手执宝剑,腰系铁索,很象钟馗打扮,挨家串户地进行吆喝抲鬼。后面跟一随从,为其呐喊助威,主演者吆喝一句,随从者接应一声“抲”!这样边演边跑,遍及全村角落,以示把鬼导、怪抲完斩绝。最后由各家各户给予扮演者应有的谢情报酬。
3、大祭典
送灶神之后, 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
以上就是家乡独有的节日的全部内容,3、龙抬头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