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是什么节日?七月七是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那么,七七是什么节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阳历77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
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扩展资料: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月初七
七月七日是农历还是阳历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月七的来历
健康公共日
公众健康日,是一起健康网携39健康网、中国营养协会、天涯社区、广州康健人生一起发起倡导的一个公益健康节日,定于每年的7月7日,并2014年7月7日正式启动。公众健康日也称公共健康日。7月7日,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7月7日是康健人生推出的的一个公益节日——公众健康日。倡导“全民健康,快乐为本”的理念,关注全体人群,实现“全民一起健康,共创康健人生”。
扩展资料:
健康公共日选择7月7日的原因:因此,7月7日是“七七事变”纪念日也是“国耻日”。日本当年正是将中国人视为“东亚病夫”,并于1937年7月7日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康健人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高位起步,一直坚持“正品低价、优质专业”这个“保健品平民化”战略,为了能让中国老百姓吃得起高品质的营养保健品,摘掉“东亚病夫”帽子,积极保健远离疾病,强壮体魄,由“东亚病夫”变成为真正的“东方雄狮”。
七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七月七是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活动在七月七日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在七夕节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
7月7日是什么节日
7月7曰是抗日战争纪念日。
1937年7月7曰,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日军当即炮轰宛平县城和芦沟桥。中国驻军第29军官兵奋起反抗,击退日军数次进攻。史称“七七事变”或“芦沟桥事变”。它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重大的事件,从此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序幕,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是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1999年,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把“七.七”作为抗日战争纪念日,旨在教育后人弘扬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共御外寇,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革命前辈的敢于斗争、敢于拼博、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把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科学、民主、繁荣、昌盛、富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七七是什么节日的全部内容,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也叫乞巧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