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齿的成语,什么好齿成语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只讲一个汉字,就是“齒”部的部首汉字“齒”。“齒”简化后写作“齿”,“齿”是现代汉语常用字,应重点记忆,关于齒的成语“不足挂齿”,请参见后文第(7)条。

齒(齿)。读chǐ。《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齒,口断骨也。象口齒之形,止声。”这个表述很有意思,古人认为牙齿是口中断掉的骨头。字形解说也很奇怪,前面是“象口齒之形”,是象形字,但许慎后面又说“止声”,这分明又是形声字。我们来看看它的字形演变,找找原因。

祸发齿牙 屐齿之折 肩从齿序 节齿咬牙

在甲骨文里,齒“的字形是象形字,象口内有牙齿之形,到了战国古文又出现了只绘出了下排牙齿的字形,后来又在上面增添了“止”作为声符,于是“变象形为形声”,就是小篆所载的“齒”字的字形。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甲骨文齒字,象口内齒牙形。晚周玺文齒字作,什么好齿成语,加止为音符,遂变为形声字。”跟齒字的字形发展相符合。

齒是《说文解字》540部之一齒部的部首汉字,现代汉语的210部部首检字法仍有齿部,部中的汉字多与牙齿名称、牙齿的动作有关系。

齒的本义是牙齿。比如杜甫的《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本义之外,齒又引申为齿形物。《墨子·公孟》:“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而曰可以为天子,是数人之齒,而以为富。”孙诒让的《墨子闲诂》:“俞(樾)云:‘齒者契之齒也,古者刻竹木以记数,其刻处如齒,故谓之齒。”古人有刻木记事,刻出来的木头形状像牙齿。

[头童齿豁]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令人齿冷] 齿冷:耻笑。比喻使人瞧不起。[肩从齿序] 并肩相从,依年齿以序长幼。指僚友交游。

又比如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指的是木屐底下凸出像齿的部分。如图:

由齿开头的成语有。

此外,齒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牛马的年岁。幼年的牛马每年长一颗牙齿,所以人们就以齿数来表示牛马的岁数。也用以计算牛马的年岁。

(2)又引申指人的年龄。《广雅·释诂一》:“齒,年也。”比如《左传·文公元年》:“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杜预注:“齒,年也。”意思是:君王的年龄还不算大,而且内宠又多,立了商臣再加以废黜,就会有祸乱。又比如王安石《过李子德四首》:“同官同齒复同科,朋友婚姻分最多。”也用齒来指代人。比如陆机《门有车马客行》:“亲友多零落,旧齒皆凋丧。”指的是旧时的人。

带“齿”的成语有灵心慧齿、马齿徒增、齿少气锐、皓齿红唇、唇齿相依、龈齿弹舌、唇亡齿寒、齿颊挂人、投梭折齿、唇揭齿寒、齿如编贝、齿白唇红、磨牙凿齿、嗔目切齿、噙齿戴发、皓齿蛾眉、齿牙余慧、齿牙馀论。

(3)类别;同辈。实际上这也是引申义,不同类别的动物,牙齒是不一样类别的。《管子·弟子职》:“同嗛以齒。”尹知章注:“齒,类也。谓食者则以其所尽之类而进。”就是指依照不同类别的菜食分类食用,这个齒字在各种注解《弟子职》的版本中,错识地理解为“年龄”的很多。

(4)骰子。《列子·说符》:“设乐陈酒,击博楼上。”唐代殷敬顺释文:“古《博经》曰:其掷以琼为之,有关齿的成语或俗语,琼畟方十三分,长寸五分,锐其头,钻刻琼四面为眼,亦名为齒。”古时有四面骰,令齿的成语,其实就是正四面体,每个面是正三角形。这种四面的骰子,现在已不常用,只在一些儿童益智玩具和教学里有应用了。

(5)并列,次列。《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齒。”杜预注:“齒,列也。”孔颖达疏说得更清楚:“齒是年之别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相次列,亦名为齒,关于齿的词语。”意思是:寡人如果到薛国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侯国并列。

(6)殿堂的阶梯。其实这还是本义的引申孳生。阶梯如牙齿样子,因此有了这个意义。张衡《西京赋》:“右平左墄,青琐丹墀”的解释中,唐代李善注引薛琮曰:“墄,限也,齿字成语,谓阶齒也。天子殿高九尺,阶九齒,各有九阶。其侧阶各中分左右,左有齒,右则滂沲平之,今辇车得上,齿谐音的成语。”说得很清楚。

(7)谈说,重视。由本义牙齿引申到说话,引申到提起、重视。比如《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齒,人伧耳。”大意就是:对主人傲慢,这是失礼;靠地位高贵来做视别人,什么成语是齿字开头,这是无理。失去了这两方面,这种人是不值得一提的伧夫罢了!又比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这是后来成语“不足挂齿”的出处,齿,就是谈说、提起、重视的意思,不足挂齿,意思就是不值得一提。

(8)录用,收纳,齿在前面的成语。《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齒。”郑玄注称:“齒犹录也。”到近代汉语也有这样的用法,比如《聊斋志异·贾奉雉》:“此人道念已坚,望加收齒。”就是这个用法。

(9)衔(担当);啮。比如宋代苏舜钦《诣匦疏》:“自以世受君禄,身齒国命,涵濡惠泽,以长此躯,便欲尽吐肝胆,以封拜奏。”身齒国命,就是身衔国命。

带“齿”的成语有灵心慧齿、马齿徒增、齿少气锐、皓齿红唇、唇齿相依、龈齿弹舌、唇亡齿寒、齿颊挂人、投梭折齿、唇揭齿寒、齿如编贝、齿白唇红、磨牙凿齿、嗔目切齿、噙齿戴发、皓齿蛾眉、齿牙余慧、齿牙馀论。

齒的小篆写法如图:

“齒”字后来简化成了“齿”,下半部分内部简化了,原来的象形成分大大减少,从字形已经看不出本义了,这也是简化字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