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风唤雨:
1、拼音:[ hū fēng huàn yǔ ]
2、基本解释:
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3、详细解释
(1)【解释】: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风的词语4个字。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2)【出自】:宋·孙觌《罨溪行》:“罨画溪头乌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3)【示例】:兄弟,你真是玛志尼一流人物,天生成~,搅得一国的原动力的了。 ◎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具有非凡的本领
(5)【例句】:这些农民企业家,真有~之神力。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兴妖作怪 兴风作浪 推波助澜
(2)反义词:息事宁人
二、和风细雨:
1、拼音:[ hé fēng xì yǔ ]
2、基本解释:
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风的成语50个,方式缓和,不粗暴。
3、详细解释
(1)【解释】: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2)【出自】:南朝·陈·张正见《陪衡阳王游耆阇寺》:“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3)【示例】:正不寒不暖,~,困人天气。 ◎宋·张先《八宝装》词
(4)【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5)【例句】:在开展批评时,要~,注重方式,争取好效果。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天朗气清 温文尔雅 和颜悦色 斜风细雨
(2)反义词:雷厉风行 移山倒海 咄咄逼人 短兵相接
雷霆万钧 暴风疾雨 劈头盖脸 凄风苦雨
天朗气清 大雨倾盆 狂风暴雨 急风暴雨
暴风骤雨 令行禁止
三、春风化雨:
1、拼音:[ chūn fēng huà yǔ ]
2、基本解释: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3、详细解释:
(1)【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含有风的四字词语有:风雨同舟,风平浪静,风言风语,风里雨里,风情万种,风吹雨打,风起浪涌,风雪交加,风华绝代,风雨无阻,风消雨歇,风烛残年,风餐露宿,风花雪月,风和日丽,风流倜傥,风生水起。
(2)【出自】:《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3)【示例】:满想在这~的环境里,多受一些教益,哪知道刚入党后的一点钟内,就要离开这块令人陶醉的土地。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十二章
()4【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用于赞颂师长的教诲得当。
(5)例句:老师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如~般渗入我心头。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和声细语 如沐春风 化雨春风 如坐春风
如沫春风
四、一帆风顺:
1、拼音:[ yī fān fēng shùn ]
2、基本解释
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3、详细解释
带"风"的四字词语。
(1)【解释】: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积累3个有关风的成语,没有任何阻碍。
(2)【出自】: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1。
(3)【示例】: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 ◎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4)【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5)【例句】:你第一次出远门,路上要多加小心,多保重,祝你~。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一路顺风 一往直前 一往无前 得心应手
无往不利 万事亨通 左右逢源 布帆无恙
节外生枝 风平浪静 径情直遂 一路平安
(2)反义词:饱经风霜 势成骑虎 逆水行舟 步履维艰
历尽艰辛 跌宕起伏 艰难险阻 坎坷不平
一波三折 爬山涉水 骑虎难下 千难万险
险象迭生 备尝艰苦 曲曲折折 艰难曲折
饱经患难 饱经忧患 无计可施 左右两难
带风的四字词语有:1、风花雪月: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2、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3、一帆风顺。
寸步难行 十磨九难 饱经霜雪 进退两难
节外生枝 暴风骤雨 好事多磨 艰苦备尝
举步维艰 跌跌撞撞 磕磕绊绊 横生枝节
左右为难
五、诗酒风流:
1、拼音:[ shī jiǔ fēng liú ]
2、基本解释:
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3、详细解释
(1)【解释】: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六、如坐春风
1、拼音:[ rú zuò chūn fēng ]
2、基本解释
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3、详细解释:
(1)【解释】: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2)【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3)【示例】:(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的感觉。 ◎唐弢《琐忆》
(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
(5)【例句】: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谈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的感觉。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春风风人 如坐针毡 如沫春风 如沐春风
春风化雨
(2)反义词:如坐针毡 如临大敌
七、一路顺风:
1、拼音:[ yī lù shùn fēng ]
2、基本解释: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3、详细解释:
(1)【解释】: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2)【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忽然,一路顺风里说到想要告休归里。”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二二回:“且喜连冬过春,徐槐一边久无消息,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以是吴用渐渐向愈。”
(3)【示例】:我们这次出门旅行真是~,沿途一点儿也没有耽误。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用于祝颂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一帆顺风 布帆无恙 一帆风顺 一路福星
一路平安
(2)反义词:山高水险 风雪载途 跋山涉水 左右为难
八、血雨腥风:
1、拼音:[ xuè yǔ xīng fēng ]
2、基本解释:
见〖腥风血雨〗。
3、详细解释
(1)【解释】: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2)【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3)【示例】:投身革命即为家,~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梅岭三章》诗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5)【例句】:在这~的日子里,谁能安心读书?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腥风血雨 血流漂杵
(2)反义词:天下太平
九、两袖清风:
1、拼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关于风的四字成语。
2、基本解释:
比喻做官廉洁。明于谦《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3、详细解释
(1)【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2)【出自】: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风在第二个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有风字四字成语。
(3)【示例】: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5)【例句】:他做了多年财政干部,依然~,一尘不染。
4、成语故事: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有几的四字成语。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晋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5、近反义词
(1)近义词:一贫如洗 洁身自好 两手空空 一清如水
囊空如洗 廉洁奉公
(2)反义词:野心勃勃 监守自盗 贪求无厌 结党营私
阿党相为 贪得无厌 阿党比周 诛求无已
脑满肠肥 贪赃枉法 雁过拔毛
十、风餐露宿:
1、拼音:[ fēng cān lù sù ]
2、基本解释:
在风里吃 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宋苏轼《游山呈通判承仪写寄参寥师》诗:“遇胜即徜徉,风餐兼露宿。”
3、详细解释:
(1)【解释】: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2)【出自】: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3)【示例】:无非~,不久便到了登州。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旅途艰辛
(5)【例句】:一路上虽然~,但战士们情绪饱满,斗志昂扬。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幕天席地 餐风饮露 仆仆风尘 露宿风餐
栉风沐雨 草行露宿 筚路褴褛 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 餐风宿露 四处奔波 餐风沐雨
筚路蓝缕 抗尘走俗
十一、甘拜下风:
1、拼音:[ gān bài xià fēng ]
2、基本解释:
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3、详细解释:
(1)【解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2)【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含风字的四字词语二年级,妹子甘拜下风,风的四字词语大全集。”
(3)【示例】:君神人也,吾等~矣。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三官保》
(4)【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自认不如对方
(5)【例句】:我和他比,自愧不如,~。
风四字成语有风华正茂、风起云涌、风轻云淡、空穴来风、叱咤风云等等。1、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2、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3、风轻云淡是微风轻拂。
4、成语故事:
西晋大官僚石苞的儿子石崇没有得到父母的一点遗产,靠自己的功劳晋升为荆州刺史,他不择手段大量搜刮民脂民膏,很快成为西晋头号富翁。晋武帝的亲舅王恺也是一个大富翁,但和石崇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己也承认甘拜下风 。
5、近反义词:
(1)近义词:五体投地 心悦诚服 甘居人后 自叹不如
首肯心折
(2)反义词:争长论短 不甘落后 先声夺人 争强好胜
风四字成语有风华正茂、风起云涌、风轻云淡、空穴来风、叱咤风云等等。1、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2、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3、风轻云淡是微风轻拂。
不甘雌伏 争强斗胜 不甘示弱 迎头赶上
毫不示弱
十二、满城风雨:
1、拼音:[ mǎn chéng fēng yǔ ]
2、基本解释: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引宋潘大临《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意思是重阳节将近的时候,满城秋风秋雨。后比喻一件事发生后,很快就轰动起来,到处议论纷纷。
3、详细解释:
(1)【解释】: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出自】: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3)【示例】:为什么倒弄得闹闹攘攘,~的呢? ◎鲁迅《花边文学·零食》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由于坏事
4、成语故事
宋代黄州有位诗人潘大临,勤奋好学,家境贫寒,曾写过不少好诗。 有一年秋天,他的好友来信问他:“最近有新诗吗?”潘大临回信说:“秋天的景物,件件都可以写出好的诗句来。昨天我正靠在床铺上闭目养神,听著窗外吹打树林的风雨声,我起身在墙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这时,催交租税的人忽然闯了进来,使我的诗兴一扫而光,无法再继续写下去了。现在我只有这一句寄给你。”
5、近反义词
(1)近义词:轰动一时 甚嚣尘上 沸沸扬扬
十三、树高招风:
1、拼音:[ shù gāo zhāo fēng ]
2、基本解释: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3、详细解释:
(1)【解释】: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同“树大招风”。
4、近反义词:
所有带“风”的成语: 迎风招展 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 争风吃醋 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雨卧风餐 风口处吃饭,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飘泊不定。 雨丝风片 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雨沐风餐 形容在外奔走劳苦,生活不得安定。
(1)近义词:树大招风
十四、饱经风霜:
1、拼音:[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2、基本解释:
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3、详细解释
(1)【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2)【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关于风的成语全部,丝鬓如银。”
(3)【示例】:人们那被晒黑的~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
(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经验丰富
(5)例句:这位~的老人深深地热恋着自己的祖国。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千辛万苦 苦大仇深 含辛茹苦 饱经沧桑
坚苦卓绝 饱经霜雪 饱经风雨 饱经世故
历尽艰辛 沐雨栉风 曾经沧海 饱经忧患
含辛茹苦 历尽沧桑
(2)反义词:不谙世事 养尊处优 不知甘苦 新硎初试
少不更事 初出茅庐 一帆风顺 一路平安
十五、雷厉风行:
1、拼音:[ léi lì fēng xíng ]
2、基本解释: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3、详细解释
(1)【解释】:厉:猛烈。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2)【出自】: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3)【示例】: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5)例句::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4、近反义词
(1)近义词:闻风而动 大张旗鼓 令行禁止 大刀阔斧
大马金刀 雷霆万钧
(2)反义词:积重难返 拖泥带水 和风细雨 拖拖拉拉
按兵不动 慢条斯理 老牛破车
十六、风吹雨打:
1、拼音:[ fēng chuī yǔ dǎ ]
2、基本解释: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3、详细解释:
(1)【解释】: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
(2)【出自】:唐·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3)【示例】: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禁不起~的缘故吗?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
(4)【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常与“管”、“怕”等词连用
(5)例句:革命人经得住任何~。
4、成语故事:
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潼关失守,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后逃出,在彭原郡见到肃宗,被封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三年后,关中大饥荒,杜甫的孩子被饿死了好几个,生活难以维持,只好弃官逃难到成都,在朋友帮助下盖起了草屋,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 有一次,杜甫在江边散步,忽然闻到阵阵馨香,原来是江边的楸树零零星星已经开花了。杜甫叹道:“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不久朋友死了,蜀中战乱不止,杜甫又开始了四处漂流的生活。
5、近反义词
(1)近义词:千锤百炼 雨打风吹 风吹浪打
(2)反义词:风平浪静 风和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