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谦敬词语
中华民族崇德尚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卑己达人。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一些敬谦辞。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谦辞是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一般对己。
古代谦称
一、 王侯自称
【朕】 本为古人自称之词,意谓“我”“我的”,后为自称专用。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如《史记》:“朕为始皇帝。”
【寡人】 皇帝的谦称,译为“我”。如《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孤】 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译为“我”。如《赤壁之战》:“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寡君】 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君主。如《左传》:“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
【不毂】 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如《左传·僖公四年》:“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二、 臣子自称
【臣】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如《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妄自菲薄 好高骛远 眼高手低 高瞻远瞩 固步自封 扪心自问 毛遂自荐 孤芳自赏 笨鸟先飞 德才兼备 大材小用 自知之明 随波逐流 善文能武
【老臣】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如《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三、 一般人自称
【仆】 谦称,译为“我”。如《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
【愚】 谦称,译为“我”。如《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你明白上面的三点之后,也就知道自己真的适合做些什么。 这就是一个初步的自我了解的过程,一个确定自己大概的就业方向的过程。 二、了解自身竞争力在哪里! 找个安静的地方去回想自己的优略势,对自己有个初步的了解后。
【某】 代替自己的名字,谦称,译为“我”。如《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小人】 谦称,译为“我”。如《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
【鄙人】 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薄。如《韩非子》:“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
【不才】 本意为没有才能的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如《报刘一丈书》:“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不肖】 即“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辞去。”
【不佞】 同“不才”。如《战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
【后学】 学者或读书人的自称。如《朝阳岩铭》:“零邑后学田玉书石。”
【贱子】 谦称自己。如《无家别》:“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四、 女子自称
【妾】 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如《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贱妾】 女子自称。如《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留空房。”
【婢子】 古代妇人自称的谦辞,译为“我”。如《左传·僖公十五年》:“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
关于自我评价:思想成熟、精明能干、为人诚实。有极强的系统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工作、思想成熟、应变能力强。个性稳重、具高度责任感。反应快、有进取心的应聘者。有雄心壮志。积极主动、独立工作能力强,并有良好的交际技能。
五、 自称家人
【家严】 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如陈梦雷《绝交书》:“先慈恐不孝激烈难堪,遣人呼入。家严出,以婉词相讽。”
【家慈】 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舍弟】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拙荆】 又作“山荆”“荆室”,旧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谦称。“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
【贱息】 古人对自己子女的谦称。如《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犬子】 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如《鹧鸪天·为老母寿》:“同犬子,祝龟龄,20个自我评价的四字词语,天教二老鬓长青。”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如《三国演义》:“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弱息】 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息女】 古人对外人称自己的女儿。如《汉书·高帝纪》:“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小女】 对人称自己的女儿。如《宋史》:“贫贱有小女。”
【从子】 侄子。古代称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季父】 父亲最小的弟弟。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5、内视反听 [成语解释]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典故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译文:听取外面的言语才能聪慧。
【小姑】 对丈夫妹妹的称呼。如《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大母、大父】 (外)祖母、祖父。如《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曰”。《韩非子·五蠹》:“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古代敬辞
一、 称君王
【陛下】 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如《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庙号,是对已死皇帝的敬称。如《海瑞传》:“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
【殿下】 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称殿,丞相府中只可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侯王为“殿下”。唐以后只称皇太子为“殿下”,侯王不称。
二、 称臣子
【麾下】 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如《三国志·吴志》:“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
【足下】 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译为“您”。如《荆轲刺秦王》:“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执事】 侍从。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如《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阁下】 尊称,译为“您”。如《与于襄阳书》:“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
【左右】 在左右的侍臣。对人不称其名,只称“左右”,表示尊敬对方。如《报任安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1、温柔体贴:意思:温顺关怀体贴。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2、心地善良:意思: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一、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君】 尊称,译为“您”。如《冯谖客孟尝君》:“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三、 称师、长
【夫子】 尊称,自我评价高级词汇,译为“老师”或“您”。
【丈人】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译为“您”。
【老】 对老年人的尊称。如张老、谢老等。
【父(fǔ)】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亚父】 亚,仅次一等的。古代侯王往往称自己尊敬的贤臣为“亚父”。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如《项羽本纪》:“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甫】 同“父(fǔ)”,古代男子的美称。
【膝下】 古代儿女对父母的敬称。往往用于书面语。如《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
【爷】 旧称父亲或尊贵者。如《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高堂】 古称父母为高堂。
【泰山】 旧时称妻父为泰山。
四、 称朋友、同辈的人
【先生】 尊称,译为“您”或者“先生”。
【卿】 尊称,译为“您”。
【子】 尊称,译为“您”。
【公】 尊称,译为“您”,自我评价简短四字。
【吾子】 尊称,比称“子”更亲热,译为“您”。
五、 称对方亲眷
【令堂】 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令尊】 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令兄】 对对方哥哥的敬称。
【令弟】 对对方弟弟的敬称。
【令妹】 对对方妹妹的敬称。
【令坦】 对对方女婿的敬称。
1、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拼音】:yī sī bù gǒu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2、脚踏实地 :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令郎】 对对方儿子的敬称。
【令爱】 对对方女儿的敬称。
【千金】 旧时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一、敬辞前缀例释
敬辞前缀: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
1.“敬”字一族。常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不敏:没有才能)。
2.“屈”字一族。如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3.“老”字一族。用来尊称别人,自我评成语,有时特指老年人。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4.“俯”字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5.“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自我评价20字简洁大气。
6.“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进:请对方进来。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7.“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或改正批评。
8.“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
9.“拜”字一族。人事来往中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朋友)。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识:结识。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10.“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宗:称人同族或同姓者。
11.“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婿(令袒):尊称对方的女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12.“叨”字一族。如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13.“玉”字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成:成全。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玉体:称对方身体。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14.“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青:称对方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15.“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简历简短自我评价四字成语。
16.“贤”字一族。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侄:称侄子。
17.“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18.“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国:称对方国家。贵姓:问人姓。贵校:称对方学校。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一、开朗[ kāi lǎng ]1.地方开阔,光线充足:豁然开朗。2.(思想、心胸、性格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胸怀开朗,精神焕发。二、认真[ rèn zhēn ]1.信以为真;当真:人家说着玩儿,你怎么就认起真来了?2。
19.“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20.“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21.“宝”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等。如:“宝地”,用于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宝号”,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或名字。
22.“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例如:“光临”,称宾客到来;“光顾”,称客人到来,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23.“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自我评价的优美句子。如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托:拜托。奉迎:迎接。
二、谦辞前缀例释
谦辞前缀:愚家小敝浅,鄙舍老贱寒。拙陋不敢管,妾劳寡奴犬。
1.“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2.“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3.“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前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4.“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人:谦称自己。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5.“浅”字较少,如浅见:浅显的见解。
6.“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8.“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9.“贱”字一族。称有关自己的事物。(您)贵姓?贱姓王。贱妾:文言诗词里妇女的自称。贱息: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
10.“寒”字较少,如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11.“拙”字一族。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12.“陋”字较少,如陋见:浅见。
13.“不”字一族。如不才:没有才能。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不敏:不聪明(表示自谦)。不佞:没有才能。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14.“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15.“管”字较少。如管见:浅陋的见识。
16.妾: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17.“劳”字一族,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如劳驾:请别人做事或让路。劳步:用于谢人来访。劳动:烦劳,烦。劳累:让人受累(用于请别人帮忙做事)。劳神:(用于请别人帮忙做事)费精神。
18.寡人:本来是君王的谦称,即寡德之人。
19.奴家:青年女子自称。
20.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21.“过”字一族。用于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如“过奖”,意思是过分的表扬或夸奖,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过誉”,意思是过分的称赞,用于对方称赞自己时。
22.“薄”字一族。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时;“薄礼”,意思是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面子。
23.“刍”用于称呼自己的见解等。如:“刍议”用于称自己的议论。
三、常用敬辞和谦辞
1.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足下:敬辞,称朋友,简历自我评价四字词语。
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作敬辞。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2.谦辞: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辞。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后进: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仆人:男子的谦称。
不才、鄙人、在下、卑下、窃:“我”的谦称。
久仰:谦辞,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久违:谦辞,好久不见。
错爱:谦辞,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一得之愚: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刍芜之见:谦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马齿徒增:谦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谦称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谦称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谦称德行浅薄,才能不足。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谦称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谦称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笨鸟先飞:谦称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谦称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不足挂齿:谦称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谦称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性格开朗,热情大方,自信乐观,积极上进,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尽善尽美,团结友爱,胆大心细,刻苦钻研。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谦称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挂一漏万:提到一个,漏掉上万。谦称列举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信笔涂鸦:谦称自己字写得很坏。
四、谦敬辞实例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什么什么自省的成语是反躬自省。躬身自省是指谦虚的反省自己有无过失、错误的意思。表示态度很谦恭。躬身表示态度很谦恭。 自省是指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己见解说“拙见”
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宾客来到用“光临”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请人原谅说“包涵”祝人健康说“保重”
问人住址说“府上”向人提问说“请教”
与人相见说“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