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火光阵阵,点亮哈尼族新年红;锣鼓击声锵锵,敲响“嘎汤帕”佳节乐。每逢岁末年初,哈尼族同胞们便迎来了,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嘎汤帕节。
哈尼族节日较多,境内比较盛行的有“十月年”、“埃玛突”、“惹矻扎”,俗称哈尼三大节。1.“十月年”: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过节三天,每年夏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节日期间不推磨,不舂碓。
“嘎汤帕”,哈尼族主要节日,哈尼语意指万象更新或万物复苏,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新一年的开始。在哈尼族迁徙史诗《雅尼雅嘎赞嘎》中这样唱到,“在美丽的加滇地方,聪明的阿培汤玛阿尧,开创了嘎汤帕节。”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 祭母节 阿玛施节又叫祭母节,时间是中国农历二月龙日举行。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阿玛施”是哈尼语音译,“玛”意译为“女性”、“母亲”、“雌性”及“大”。“阿玛”。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哈尼族村寨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息,各家各户都要置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同斟共饮,互赠礼品联络感情;各村各寨则立秋千架、辟陀螺场,开展打秋千、打陀螺活动;男女青年穿戴一新,互相邀约到山上摘野果、采野花、对歌,尽情娱乐;喜欢打猎的男子们,则三五结群串山打鸟或撵山围猎……冬日的暖阳里,哈尼族同胞正在诠释着另类的幸福和喜悦,而一场关于视觉和味觉的盛宴也在这样和美的氛围中酝酿着。
哈尼族人热情好客,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喜欢广邀各方亲朋共庆佳节。一群哈尼族俊男美女端着盛满美酒的竹杯在寨门前,每每有客人进门,便将清甜香醇的美酒送到客人嘴边,哈尼族节日介绍。哈尼“阿布”们打着拍子哼唱起祝酒歌,歌声婉转,哈尼族的风俗和节日,笑靥妍妍,美酒一杯接一杯,敬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简介。
以大竹筒击地为节奏,大家共跳“咚吧嚓”,同唱民族歌,贴近生活无需技巧赘饰的唱腔,唱出了哈尼族的淳朴善良、本真与自然。歌乐声不绝,飘荡萦绕到夜幕降临,欢快的舞曲也一直跳到了深夜,哈尼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嘎汤帕”节日的欢乐气氛也随着这吉祥的歌舞声一醉方休。
哈尼族的节日有:1、六月年 2、吃新谷 3、十月年 4、姑娘节 5、里玛主节 6、捉蚂蚱节 7、吃新米节 哈尼族分布中国云南,缅甸、缅甸等北部山区,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六月年、耶苦扎、活瑟瑟、扎勒特、十月年、嘎汤帕节、新米节、母亲节、老人节、火把节等。哈尼族,东南亚称阿卡族,民族语言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展现地道民族美,体验淳朴哈尼情,来了西双版纳,哈尼族节日是几月几日,定要去感受下这份淳朴原始的热闹。
小贴士:
五月、六月村里容易发生疾病,田间容易遭受虫害,因而清扫水井,夜晚点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内,驱赶邪恶,火把插到田间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节日期间开展各种文体活动。2、耶苦扎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2023年踏着欢快的脚步登场,揭开了新年美好的序幕,勐腊哈尼族同胞们迎来了,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嘎汤帕节。
时隔三年之后,2023年1月6日-7日,勐腊县2023年嘎汤帕节暨首届澜湄文化艺术节将在勐腊县南腊河星光夜市火热开燥!千人竹筒舞、哈尼音乐节...这一天哈尼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度多彩嘎汤帕,同唱民族歌,共庆哈尼年。
《节庆云南》:每一次相逢,都是心旷神怡的小确幸
指导: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主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协办:各州市委宣传部 各州市文旅局
1、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祭母节、祭_节、黄饭节、祭祀日、蚂蚱节、里玛主、长街宴、六月年、十月年;2、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在农历十月间过。
承办:云南网
监制:刘晓桐 杨洪文
策划:锁华媛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祭母节、祭_节、黄饭节、祭祀日、蚂蚱节、里玛主、长街宴、六月年、十月年。哈尼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云南省哈尼族人口163万(2010年),位居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二。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六月年、十月年、耶苦扎、活瑟瑟、扎勒特、嘎汤帕节、新米节、老人节等。习俗:六月年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的节日,其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杀牛来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然后把牛肉平均分配。
统筹:杨之辉 林云冬 唐莉娜 何沐 罗蓉婵 曹璐 张碧玉 郭凯 李星佺
本期文案:杨之辉
图片编辑:代娇阳
海报制作:李佳颖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
视频制作:杨健艺
图片:勐腊县委宣传部、勐腊县融媒体中心
视频素材:勐腊县委宣传部、勐腊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