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要扣题,突出中心思想,尤其是命题作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有描述。今天带领大家从传统节日中学古诗词,领略古人文章中十二大传统节日。
春节
别称:岁首、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元日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等。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又称灯节、小正月、元夕、上元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龙抬头
1、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2、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列表与日期,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二月二日》——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
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
《寒食 》——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年节日的顺序传统节日。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一年中所有的传统节日列表,也就是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春节——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乃一岁之首,节期是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粽子节、端礼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七夕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3、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5、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6、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 、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中元夜》——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共有多少个,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青衣杂绮罗。
节日名称和日期如下:1、春节:正月初一;2、元宵节:正月十五日;3、春龙节:二月初二;4、花朝节:二月十五;5、寒食节:清明节的前一天;6、上巳节:三月初三;7、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8、端午节:五月初五;。
1. 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一年有多少个传统节日按顺序。
《水调歌头》——宋·苏轼
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2、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中国一年传统节日表,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幼儿园,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八节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有如下: 1、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多病所须唯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找出我国一年的节日,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夜雪》——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每一个都有不凡的来历,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去了解每个节日背后的传说,写出的文章会生动、形象、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