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名正言顺、见贤思齐、杀身成仁、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论语十二章成语归纳。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经典言论,论语成语典故,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论语十二章成语20个。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
教育方面
1.【有教无类】
论语中的成语1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
2.【诲人不倦】
3.【学而不厌】
4.【不耻下问】
论语中的成语有:哀而不伤、不耻下问、北辰星拱、比而不周、屏气凝神、博施济众等。1、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
5.【温故知新】
6.【闻一知十】
与论语有关的成语如下:1、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
7.【举一反三】
为政方面
8.【名正言顺】
论语中的四字成语具体如下: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2、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在哪里好。比喻慌乱间没有主意,不知该怎样应付。
9.【祸起萧墙】
10.【分崩离析】
11.【待价而沽】
12.【欲速不达】
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有:不耻下问、随心所欲、温故知新、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不舍昼夜、匹夫不可夺志、三省吾身、不亦乐乎。1、不耻下问:读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释。
13.【一言兴邦】
14.【见贤思齐】
论语的成语(列举部分)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爱礼存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
修养方面
15.【择善而从】
16.【三省吾身】
17.【当仁不让】
出自《论语》的成语如下。
18.【杀身成仁】
19.【文质彬彬】
处事方面
20.【成人之美】
21.【既往不咎】
22.【过犹不及】
关于论语的成语如下:1、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此外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2、比而不周:搞帮派,但是不团结。指坏人为谋求私利勾结在一起。
23.【三思而行】
《论语》里沿用至今的成语有很多,如:1、不耻下问 【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4.【无所用心】
25.【察言观色】
出自论语的成语列举如下:1、不亦乐乎。解释: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达到极致。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担任某职务。
感悟方面
26.【后生可畏】
27.【富贵浮云】
28.【乐以忘忧】
29.【不亦乐乎】
30.【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