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有不少高僧之作,这些作品如果从文学的角度上来看,或许并不算多高明,但却给世人带来了一股禅意。比如唐代黄蘖禅师当年写了一首咏梅名作《上堂开示颂》,其中那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至今仍是励志名言。南宋志南和尚在《绝句》中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更美得令人心醉。而慧开禅师《无门关》中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弥勒佛悟人生哲理经典,也是一语道破了何为平常心。
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宰相肚里能撑船”是倡导为人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处事要宽厚仁慈。)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弥勒佛寺庙里的上联,下联是: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赞美弥勒佛的有一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与以上作品相比,弥勒佛的句子,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插秧歌》则更为接地气。全诗句句大白话,短短28个字道尽高僧的毕生智慧,虽下里巴人却成了一首名扬四海的诗作,关于弥勒佛的诗句名言名句,读来令人醍醐灌顶,特别是最后7个字更是被不少人当成座右铭。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插秧歌》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弥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小草)歌词:大风起,把头揺一揺;风停了,又挺直腰。大风来,弯着背,让雨浇;雨停了,抬起头,站直脚。坐如钟,站如松,睡如弓,走如风 水清。
出自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有一副寓意深远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意思:人生一世,要包容一切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对世间百态呈现一种笑对人生的态度,这是佛教宽宏大量。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此诗作者为唐至五代时期的高僧契此,这个僧名大家或许不熟悉,但说起他的另一个称号“布袋和尚”不少人就听说过了。他是我国弥勒佛的原型,形象为一个大肚子和尚,永远笑脸迎人,是我国最受欢迎的佛尊之一。契此是农人出身,活跃于奉化一带,民间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不少寺院在他的殿前挂着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赞美弥勒佛的句子,笑世间可笑之人”。这虽然是后人提写,弥勒佛顺口溜,但却是对契此民间形象的总结。
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中,千 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关于他的传说颇 多,部分与济公传说相类。布袋和尚种田 五代后梁时,一个冬天,天刚亮,奉化长汀有个张重天的。
弥勒佛是未来佛,未来的娑婆世界佛教教主,受佛教教徒和信众的万分敬仰,以及众生的百倍爱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句名言就是因弥勒佛像而传播开来的。弥勒佛一般都外观是头上剃度,耳垂非常大,满脸笑容。
这个是“弥勒佛”佛像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上难容之事”:从字面来讲,“难容之事”泛指“难以被接受的事”,这个很容易理解,而很容易被忽略的是“难以被接受的事”并不一定就是“不正确的事”。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是一句说弥勒佛笑态的联子:弥勒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
而今天这首诗则是写于契此游历四方时,当年他来到一个村庄,有4位村人都请他帮忙插秧。在种完田后契此悟出此诗,对这首诗,每个人读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诗的首句其实是一语双关,这里的“福田“是指眼前的田地,弥勒佛保佑的句子,也是指每个人的心田。俗世间的种种事物入了心,就像秧苗插进了田间一样。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领悟能力不同,最后结成的果也就自然不同了。
第二句“低头便见水中天“是希望世人能时时洞悉自己的内心,往心里种了什么,自然就会倒映出相应的结果,正如田间的水中天一样。我们需要时时审视自己,弥勒佛的两句话,才能不走歪路。第三句是诗人点出要想有所收获,则要静下心来,在六根清净之下才能获得真知。
最后一句是全诗最妙的一句,插秧的时候是倒着走的,为的就是不破坏前面种下的秧苗。诗人抓住了这个特点,写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能一直往前走,要学会不时停下脚步,甚至回来到路来审视自己,虽然这样看上去像是在后退,但事实上却是离真理又近了一步。
纵观这首诗,虽然通篇大白话,但却句句一语双关。最难得的是,诗人抓住了插秧的特点,借事育人,令全诗充满着说服力和感染力。后来这首诗也被传到了各地,成为一首名扬四海的诗作,不少人将其当成了人生箴言。布袋和尚还有不少充满智慧的诗作,弥勒佛笑口常开对联,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相信会有不少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