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人们可以烂熟的一句话,但这句话也的确有道理。“眼睛是内心的索引。”(安斯蒂)“眼睛是灵魂的窗户,人的才智和意志可由看出来。”(博厄斯)古今中外众多名家对眼睛的描述和论述可谓多矣!但我们还是要重复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1、点睛[diǎn jīng]画龙点睛的略语:点睛之笔。2、鹘睛[hú jīng]鹘的眼睛。亦形容像鹘眼一样突出的眼睛。3、悍睛[hàn jīng]睁大突出的眼睛。悍,通“睅”。4、猫睛[māo jīng]亦称“猫睛石”。
1、两字词语:眼睛、点睛、守睛、偷睛、重睛、金睛、悍睛、转睛、猫睛、点睛、目睛、停睛、瞳睛、通睛、回睛、鹘睛、凝睛、张睛 2、三字词语。
古今中外,有关眼睛的描写可谓数不胜数,我们今天单单拈出三个和眼睛有关的词语来聊聊:侧目、反目和夺目。
“侧目”的完整表达为“侧目而视”,意思是指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或者不愿正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这个词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中关于苏秦的故事:“(苏秦)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关于这个词的词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按照这个解释,词义就只有一项,就是指一个人既怕又恨,“畏惧”和“愤恨”是一体的,是人的一种复杂情绪。如:“几个南霸天的狗腿子,吆五喝六,旁若无人,人们无不侧目而视。”这句话里的“侧目而视”就是“畏惧而又愤恨”之义。

眼花缭乱、眉清目秀、目不暇接、火眼金睛、炯炯有神等。1、眼花缭乱 【解释】: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词语:水汪汪 、水灵灵 、圆溜溜 、滴溜溜 、骨碌碌、 直勾勾 、眼睁睁、珠黑睛亮、 炯炯发光、 含情脉脉 、眼射怒火 、眼眯成线、眼睛有神 、眼如星星 、眼如秋水 、眼如秋波 、眼角皱纹 句子。
其实,“侧目而视”除了上述意思之外,还有“不愿正视”所衍生出来的意思,即“表示鄙夷的神态”。这个意思,更多的时候,表达为“侧目”。如“这个人所做的很多龌龊之事,令人侧目。”句中的“侧目”即为“侧目而视”的省略表达形式,义为“鄙夷(看不起)”。这种省略形式,有点类似于古汉语中的一种修辞手段,就是“割裂”,情况比较复杂,在此不再讨论,我将另文详述。
“侧目”之外,还有“反目”,眼睛相关的成语有哪些。顾名思义,所谓“反目”,表示眼睛有关的成语,字面的意思,是指两个人都露出眼白,且朝着相反的方向,表示彼此的怨愤之情。一般情况下,人和人如果是对视或平视时,眼睛里呈现的往往是黑多白少,这种眼神表明人的心绪平和、态度友善,也就是我们所谓之“青眼”、“青睐”。反之,则往往表示人的不满、怨恨、甚至是愤怒之情。两个人都呈愤怒之情,且朝向相反,就表明情感不睦,仇怨恨深。所以,“反目”也全称为“反目成仇”,亦作“反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不和睦(多指夫妻)”。因为最早的出处,是《周易·小蓄》:“舆说辐;夫妻反目。”除了用于夫妻,还可以用于其他人。如:“他们二人原来形影不离,感情很好,不想现在却也相见反目,形同陌路了。”同“侧目”一样,“反目”也是用眼神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个词。
1、炯炯有神:炯炯的释义就是明亮的样子,炯炯有神就是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2、明眸善睐:明眸善睐出自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单纯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
搜《眼睛的成语》在截图找到的。

再来看“夺目”。
40、眼饱肚饥:眼睛看个够,肚子依然饿得慌。(m.taiks.com)比喻只能饱饱眼福,不解决实际问题。 41、獐头鼠目:脑袋像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42、望眼将穿:眼睛都要望穿了。
白眼珠儿、眼花缭乱、眼犄角儿、眼疾手快 二、形容眼睛的成语:成语解释 蔽明塞聪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瞠目而视瞠目:瞪大眼睛。
画龙点睛、目不转睛、火眼金睛等,都是关于眼睛的成语。一、画龙点睛:1.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2. 【出自】。
“夺”乃现代汉语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西周金文,跟头发有关的成语。“夺”是会意字,字形从“隹”“又(即手)”“小”“衣”,意为抓到的鸟从手里飞走了,指失去、丧失。鸟刚飞走时有时会被人立即抓住,因此有夺取、抢夺义。现代“夺”的主要意思是强取、抢夺,如强词夺理。也有胜过、压倒义,如巧夺天工。
至于“夺目”的“夺”是何义,应为“晃动”义。这样的话,“夺目”的结构就应该是“夺于目”,即“(耀眼的光亮)在眼前晃动”之义,义指光彩耀眼,形容因超群出众而使其他所有的物体或东西都黯然失色,如常用的“光彩夺目”、“艳丽夺目”等等,都是这个意思。
”夺目“的这个意义,在古代文学及诗文中也偶有所见。南朝·梁·闻人倩《春日》诗:”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内中有十来个包珠子,又有几个小匣,都盛着新样簇花点翠的首饰,奇巧动人,表示看的成语大全四字成语有哪些,光灿夺目。”现代作家冰心《寄小读者》十八:“窗户间陈列的玩具和儿童的书,五光十色,极其夺目。”

作为常用词,眼睛100个词语,包含有“夺目”一词的成语也很多:光彩夺目、璀璨夺目、光辉夺目
贼眉鼠眼、火眼金睛、眼高手低、有板有眼、眉来眼去、有眼无珠、挤眉弄眼、见钱眼开、心明眼亮、眉眼高低、另眼相待、横眉竖眼、鹰鼻鹞眼、眼尖手快、独具慧眼、眉开眼笑、眼花缭乱。

辉煌夺目、鲜艳夺目、光华夺目、光耀夺目、神摇目夺等等。我们了解了这个词的词义来历,就会更好地用它来表情达义、描形状物。
在此顺便说一下,古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句中的两个“夺”字,很多人望文生义,误解为“强取”、“夺取”义,跟眼睛有关的成语寓意美好,其实不然。“夺”由本义“鸟从手中飞走”,跟脚有关的成语,衍生出“失去”义。句中的这两个“夺”字,正是这个意义,和眼睛有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句子以类比的方式,强调“匹夫有志”之重要性。如果解为“强取”,则于句意不合不通。
眼睛是人体最灵动的器官,所以,也就滋生了一系列的与之相关的词语,之前我们谈过“青眼、白眼、青白眼”,今天又谈了“侧目、反目、夺目”,这也只是举例性质的。与“目”相关的词语还有很多,以后慢慢道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