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语大全

藏族什么节日

中国西藏网讯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青藏高原逐渐对世人敞开了怀抱,成为越来越多旅游爱好者的出游首选地。

藏历10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藏族传统节日——白来日追,即“吉祥天母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藏族民间有个生动的传说:大昭寺的守护神母玛索杰姆有三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协姆,二女儿东赞杰姆,大女儿白拉扎姆。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藏语“雪”意为“酸奶”,“顿”意为“宴会”,雪顿节即为酸奶节,每逢藏历6月30日举行,为期四五天。据佛教规定,出家比丘在一段时间内禁止出门。夏季,藏历6月底期满。

藏族的传统节日有:雪顿节、大佛瞻仰节、祈祷节、望果节、展佛节、失勤节、藏历新年等。每年西藏当地都会举办很多藏历的节庆活动,对于西藏人来说,这些传统节日非常重要。西藏地域辽阔。

那么,何时才是赴西藏旅游最好的时节呢?毫无疑问,那便是适逢藏族人民重大传统节庆的时候,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广袤的高原风光,还可以亲身感受藏族民俗节庆的。

简介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 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

藏历新年

新年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每家每户都会炸“卡赛”(一种油炸面食),还要准备一个“切玛”盒。然后把炸好的“卡赛”和装饰好的“切玛”供奉在佛龛上。

藏族的节日如下:1、藏历新年,新年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每家每户都会炸卡赛,一种油炸面食,还要准备一个切玛盒。然后把炸好的卡赛和装饰好的切玛供奉。2、林卡节。

到了月底,家家户户会把家中的佛龛、家具擦得干干净净。在灶房正中墙上或门前空地上,绘制吉祥的图案。新年前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 “古突”。

新年的第一天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首先祭拜神灵,然后互相敬青稞酒拜年,说一些吉祥的祝词。初二,亲友们互相拜年。初三,人们蜂拥至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煨桑、插经幡,祈求山神和水神赐予幸福平安。

藏族的传统节日包括雪顿节、大佛瞻仰节、祈祷节、望果节、展佛节、失勤节、藏历新年等。雪顿节简介:拉萨雪顿节,是西藏所有节目里最隆重、规模最大、节目内容最丰富的节日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雪顿节、藏历年、上九节、采花节、赏花节、观花节等等。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

林卡节

藏族四个重大节日:1、雪顿节 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规模最大的节日。雪顿节即为吃酸奶的节日,人民会给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摸顶祝福,现在逐渐演变成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节日。

藏语“林卡”就是指绿草成茵、绿树成荫的地方。每当夏季来临,高原上鲜花盛开、阳光明媚、熬过了一个长冬的人们纷纷来到郊外的“林卡”,享受大自然。林卡节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集中在藏历五月初一到十五。十五日这天,是逛林卡的高潮。人们带着食品、炊具等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林卡里搭起帐篷,欢度林卡。

望果节

藏族的主要节日有:雪顿节、藏历年、上九节、采花节、赏花节、观花节等等。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

藏族的节日如下: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许许多多,给我的感觉,藏族人隔一段时间就过一个节,小日子可滋润了。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仙女节;酥油花灯节;萨噶达瓦节;降神节,这些都是藏族的。

“望”藏语意为田地,“果”即转圈。望果节就是围着田地转圈的意思,表达的是对丰收的祈求和渴望,在西藏农区,特别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每当庄稼即将成熟,老百姓请当地寺院的僧人择吉日并举行望果节。节日当天,人们穿上盛装,每家出一人,在举着佛像,背着经书,浩浩荡荡地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一边缓行,一边祝颂,祈祷神佛保佑庄稼丰收。

雪顿节

藏历七月一日,是拉萨雪顿节,意为“酸奶节”,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如今的雪顿节,除了原有的藏戏演出外,还有西藏乃至国内外的文艺团体演出,已经成了西藏的艺术节。

沐浴节

沐浴节一般在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据说期间沐浴可以祛除百病,全年身体健康。

藏历七月,弃山星(金星)出现之时即是沐浴节开始之日。之后的七天,无论城镇、乡村,无论男女老幼,家家户户带上沐浴用具,来到附近江河,在传说的药王赐下的“药水”中沐浴。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