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语大全

侗族的节日,侗族的节日风俗简介

过侗年,千人同吃合拢宴。(资料图)

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尝新节、斗牛节、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等。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

走进怀化通道、会同等侗族聚居地,会情不自禁地被侗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他们能歌善舞,在芦笙、琵琶伴奏的悠扬声中,陶醉开来。

1、侗族一年中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还有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乌饭节、芦笙节、苦酒节、过香节以及牛神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

凄美的传说故事,演化为一方动人的风情;辈辈沿袭的民俗,是侗家迷人的一道道风景。侗家人热爱音乐歌舞的天性,让“月月有”的大小节会总显得如此热闹非凡。

如今,在侗族群体间广泛开展的节庆活动,多数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沉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

侗年节

我国 瑶族 有一个民族节日叫做“耍歌堂”,壮、苗等民族也有歌圩节,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在这类节日里对歌欢唱,好不热闹,而 侗族 也有一个与歌舞有关的节日。

游客体验过侗年。(资料图)

每年冬至左右,怀化各县的侗族人将迎来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侗年节,侗族的节日风俗简介。

侗年又称“冬节”,从冬至左右一直延续到正月,持续数月。侗族过侗年,就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美酒佳肴应有尽有,期间,侗民们吹芦笙、打糍粑、杀年猪,侗族节日一览表,自备佳宴,请客访友,热闹非凡。

2011年,侗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侗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为迎接侗年到来,每年11月底,通道县全县都会放2天假。

月地瓦

“月地瓦”是侗族名副其实的“情人节”。(资料图)

侗族的主要节日包括: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有些地区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吃社饭(二月春社之日)。侗族。

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

每年正月,在通道独坡镇上岩村,村民们唱侗歌,跳起哆耶舞,泛着甜蜜气息的“月地瓦”节会如期而至。

“月地瓦”是侗语的译音,意思是“种公地”,是侗族青年男女饶有兴趣的一种恋爱方式,是青年男女之间的一种娱乐、交友为主,劳动为辅的社交活动。

节会期间,小伙讨酒,姑娘们唱侗家“哆吔”,晚上进行合拢宴和行歌坐夜。“月地瓦”以各种活动形式贯穿全年,促成无数美满姻缘,是侗族名副其实的“情人节”。

大戊梁歌会

侗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等,一年的节会活动有上百次,有的节日会全民族普遍都要过,也有一村一寨或一族一姓的节日。而我国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载歌载舞欢庆大戊梁歌会。(资料图)

芦笙踩堂。(资料图)

大戊梁歌会是盛行于通道牙屯堡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大型的少数民族民间歌会,讲述了湘桂黔边区群众为纪念侗族阿妹肖女和后生闷龙反抗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凄美爱情故事,历经三百多年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大戊梁文化”。

每年谷雨前三天的”大戊”之日,来自湘、桂、黔边区的青年男女盛装打扮,云集大戊梁山上,对歌赛舞,通过对歌来表达情感,寻觅伴侣,是侗族地区的“情人节”。

2006年大戊梁文化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的重要节日有哪些。

黑饭节

黑饭节。(资料图)

侗族的节日 1.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 初一 或 初二 ,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会同县高椅古村的杨姓村民都要吃一种由杨桐叶汁水煮的黑饭,贵州侗族节日风俗,几百年来一直延续不息,逐渐形成当地传统的“黑饭节”。

“黑饭节”是村里的传统节日,传说自五代后周时期起,为纪念侗族英雄杨八哥和妹妹杨九妹兄妹同心、反抗压迫取得胜利。

侗族的传统节日姓氏节姓氏节是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龙胜、三江等地。石、罗姓过“未节”,以立秋后第一个未为节日;有的石姓则在十月十二日过祭祖节。胡、吴两姓过“甲戌节”,即立秋后第一个甲戌日过节。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妇女们上山采摘黑饭原料,然后准备黑饭和酒菜,将已出嫁的姑娘都接回娘家过节,所以“黑饭节”又称为“姑娘节”。

岩饭节

岩饭节。张红/摄(资料图)

在通道县半坡村,每年秋天会过传统节日“岩饭节”。

“岩饭节”又称“石头饭节”,是侗乡的一个民俗节日,因其有祈求除病保健康寓意,现在也称“天赦健康节”,是为了纪念一位救死扶伤的民间女神医婄欧,侗族最具特色的节日,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节会期间,半坡侗寨的人们都要蒸好糯米饭、酒肉、酸鱼和香纸,到龙凤滩溪谷的大石头上进行祭祀,侗族的风俗和节日,吃石头饭,以此祈求神医婄欧为人们消灾赐福、祛病强身。

芦笙节

侗族的节日是什么,侗族的节日有哪些 侗族的主要节日包括: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有些地区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芦笙节。(资料图)

芦笙合奏。(资料图)

年末,通道县都会举办盛大的“芦笙节”,至今已举办了15届。

侗族芦笙,是一种吹奏的传统竹管乐器,被视为“喜”和“乐”的象征,深受侗族同胞喜爱。

节会当天,来自皇都村、坪坦村、琵琶村等全县不同地域的芦笙队汇聚一堂,切磋技艺,收集10个少数民族的节日,吹响嘹亮的芦笙,跳起芦笙舞,在笙歌阵阵中,将侗年的气息渲染得分外热烈。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