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百里秦川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北星村,一片荒芜的河滩沙地如今变成了良田,绿油油的麦子长势喜人,种类繁多的经济林带欣欣向荣,散养的鸡、鹅、羊等畜牧业蓬勃发展。
这里的土地在渭河边,过去大多是沙滩地,水土保持无法保证,天旱的时候就把种植的粮食、树木旱死了;雨水多的时候就把种植的粮食、树木涝死了。泰凤农合社从别处挖好土填进去,并把京泰纺织公司生产过滤不能再用的废弃棉籽通过后地追肥模式倒入地里发酵,使原来的滩涂地变成了好地,土壤得到了改良。
大量滩涂地,原来都是一人多高的荒草,农合社组织大家把草割掉,把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后再复垦,再种上粮食,这样农作物就可以保证成活率。
“原来这里是垃圾堆、水潭,草都长满了,经过京泰公司把这里收拾了以后,成了好地了,你看现在已经种出好麦了,现在农民看到这许多的良田,大家心里非常高兴。”一名村民指着绿油油的农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