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我叫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出生于明朝江阴县一个富庶的人家,父亲喜好读书,母亲善于织布。
小的时候,我非常自豪家里产的布料,它比丝绸薄,比棉花软,比长江还要长……母亲告诉我,全江阴县的布料加在一起也不可能比江更长。
我好奇地问,长江的源头在哪里?母亲答道,古书上说是在一个叫做岷山的地方。
于是我暗暗地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去寻找长江源头所在之处……
我期待着慢慢长大,可是却在童子试落地,没能给家人争光。
父亲告诉我,身为徐家人,可以不用考取功名,但不能没有远大的志向,古往今来,圣贤的功业都是建立在山水之间,一定要秉承着对山河的热爱……
我的内心万分欣喜,父亲竟然没有苛责我,便大胆地告诉他,我希望效仿郦道元先生,今生必定踏遍三山五岳,寻访江河的源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父亲欣慰地笑着,牵起了我的手,把一本《水经注》放在了上面……
可惜几年之后的一天,由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窃贼盯上了我家里的财产,深夜入宅偷盗,还打伤了父亲,没过多久他便去世了……
我深深地感到自责与后悔,每当想到父亲的教诲与疼爱,我就会泪流满面,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母亲看到我日渐憔悴,便鼓励我应该离家四处游历,才不枉当初和父亲的约定。
我听从了母亲的劝告,开始游览大好山河,心中的对父亲的悲痛也悄悄沉淀下去。
我去到了黄山之巅,看到了壮丽的景色,虽然它不在五岳之列,可是却有比五岳过之而不及的秀美。于是便开始默默的,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了这些游历之感……
每当我回到家中,让母亲最开心的是我讲述旅行沿途的见闻,比如爬山遇到猛虎伤人,春天时节山中却有皑皑白雪,以及山路上听到了滚滚雷鸣。
而母亲总会打断我的叙述,然后担心地询问是否被猛虎咬到,被白雪冻着或是被雷雨淋湿了……
我明白其实母亲是害怕我照顾不好自己,所以每次出游,都会带回来一些小礼物送给她,以缓解母亲的思虑之情。
在她八十大寿的那天,我从武当山采下了榔梅仙果作为贺礼。母亲的喜爱让我惊讶无比却也记忆犹新。
可是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年,母亲便因病去世。我的悲痛不下与父亲的离世。双亲的离开,让我停下了游历的脚步。
我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去记下旅行的风光,因为那些最期盼我回家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夜晚渐渐睡去,我竟然梦到了母亲,她慈祥地笑着,说道:父母在,不远游,孩子,你现在已经没有牵绊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快走吧……
我跪下了身子,边流泪边大声喊着:母亲,我想你了……
母亲转过身,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只是忍着泪水,想把我搀扶起来,却只能定在原地,仿佛在说,孩子保重啊……
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盼,我在五十一岁这年,踏上了一生最遥远漫长的旅程……
不畏旅途的艰险,也要登上那座苍梧之巅——九嶷山。当我站在山顶环顾四周,想起了父亲当年的鼓励,我不禁呐喊出声:朝碧海而暮苍梧,孩儿做到了!
而后,继续西行,向着长江的源头前进……
金沙江畔,几十年的跋山涉水,我的双脚早已被顽疾缠绕。它们已经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而我几乎是用爬着的方式,来到了一处巨石之上,放眼看去,终于见到了长江起始之处……
母亲的话犹在耳旁浮现:古书上说长江的发源地是岷山……
而如今我已然确认,金沙江,才是哺育我们成长的长江正源。母亲,孩儿看到了,您安息吧……
我本想继续西行,找找是哪座山上流下的水,汇聚成了如此宽旷的江河。可惜,腿疾发作,我昏倒在了寻源的路上……
云南大理,我偷听到了大夫和朋友间的对话,他说我风痛入髓,难以治愈,虽行走无望,可若不好好调养,连性命都堪忧。
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双脚,行走了一辈子,却在快要达到目标的时候,让我不得不停下。
然而此时,陪伴了我半生的仆人,也丢下了我。其实我并不怪他,他是因为思念家中父母,谁又会是有家却不想回去的呢?
我最舍不得的,是我自己的这双脚,怎么如此不争气地离开了我。
所谓的抱憾终生恐怕就是近在咫尺的希望,却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变成绝望吧……
梦中再一次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她的样子好像更加苍老,但是笑起来依旧温柔。
我哭着说:母亲,我就差一点,差一步就能找到江水的根源了。
她只是抚摸着我的额头:孩子,我以你为骄傲,找不到就回家吧,行数万里而脚下有根,快回家吧……
如此锦绣山河,实在让我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离开,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想在有生之年喝上一口,长江根源的水呀!那一定很甜很甜……
我的周游日记,希望能为后世带来些许的帮助,在这片华夏神州的土地上,造福一方黎民……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旅山水风景,游华夏九州。癸丑之三月,正是当年的5月19日。今天便是一年一度的中国旅游节,希望我们中华儿女都能记住这部《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