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老者,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前。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终。
这短短的五千言,什么慈什么软四字成语,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此书深奥难懂,历来众说纷纭。以下52个成语均出自《道德经》,或许能够带我们,管窥老子思想的魅力!
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有无相生
【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
【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什么慈什么软成语大全四个字,恒也。”
3、功成不居
【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自】: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
4、和光同尘
父慈子孝 大发慈悲 大慈大悲 心慈手软 母慈子孝 慈眉善目 慈乌反哺 恩逾慈母 爱老慈幼 慈明无双 敬老慈幼 慈乌返哺 带慈字的成语解释 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父:指父母;子:子女。
【解释】: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出自】: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5、天地不仁
【解释】: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6、天长地久
【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自】: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7、上善若水
【解释】: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出自】: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金玉满堂
【解释】: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自】: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9、功成身退
【解释】: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
【出自】: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心什么什么软的成语。”
10、目迷五色
【解释】: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自】: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11、宠辱若惊
【解释】: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
【出自】: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2、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
【出自】: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
心慈手软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中性词或成语 关于心慈手软的详细解释 【成语名字】: 心慈手软 【拼音读音】: xīn cí shǒu ruǎn 【解释说明】: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13、听而不闻
【解释】: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
【出自】: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14、涣然冰释
【解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自】: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15、虚怀若谷
【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6、绝圣弃智
【解释】: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心慈手软:由于某种原因,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简单点说就是处于同情、可怜的心理而不忍心对其造成伤害。常用作谓语、定语,指对待人的态度。
【出自】: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17、少私寡欲
【解释】:减少私欲之意。
【出自】: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8、相差无几
心慈手软 [xīn cí shǒu ruǎn]生词本 基本释义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出 处 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解释】: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出自】: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19、如登春台
【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自】: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20、飘风骤雨
【解释】: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自】: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1、余食赘行
【解释】:余食,即剩饭;赘,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22、天大地大
【解释】:形容极大。
【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3、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出自】: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知白守黑
【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
【出自】: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5、去甚去泰
形容唐僧的四字词语 心慈手软,优柔寡断, 历经坎坷,矢志不渝 德高望重、大功告成、 面善心慈、不远万里、 百折不回 形容唐僧的成语 【成语】: 不远万里 【拼音】。
【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自】: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6、天道好还
【解释】: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自】: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27、佳兵不祥
【解释】: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
【出自】: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心慈手软反义词:心狠手辣 成语:心慈手软 [拼音] [xīn cí shǒu ruǎn][释义]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出处] 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28、知止不殆
【解释】:指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自】:第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
29、自知之明
【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成语】:心慈手软 【拼音】:xīn cí shǒu ruǎn 【解释】: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出处】: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示例】:在这场斗争中,我们决不能~。
30、淡而无味
【解释】:泛指菜肴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自】: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
【手滑心慈】手头慷慨,心地善良。指乐于助人。【心慈好善】心地仁慈,乐于行善。【心慈面软】软:柔和、温和。形容为人和善。【心慈面善】形容为人和善。【心慈手软】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31、将夺固与
【解释】:固,什么软什么硬成语,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自】: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32、无中生有
【解释】: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出自】: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3、若存若亡
【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自】: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34、大器晚成
【解释】: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大音希声
【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6、知足不辱
【解释】: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
【出自】: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轻什么软什么成语。”
37、大巧若拙
【解释】: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
【出自】: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含束的成语有:束手就擒、束手无策、束之高阁、无拘无束等。含有软的成语:心慈手软、软硬兼施、欺软怕硬、软弱无力等。一、束手无策:1. 【解释】: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
38、知足常乐
【解释】: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
【出自】: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什么软怕什么的成语大全。”
39、出生入死
【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自】: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0、祸福相依
【解释】:是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自】: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1、根深蒂固
【解释】: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出自】: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42、以德报怨
【解释】: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43、轻诺寡信
【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自】: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出自】: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5、慎终如始
【解释】: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自】: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46、俭故能广
【解释】:指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又解为行事简单方可广博,俭,同“简”。
【出自】: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47、寸进尺退
【解释】: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自】: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48、被褐怀玉
【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什么软什么硬成语大全四个字,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什么慈什么软。”
4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释】: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出自】: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0、小国寡民
【解释】:国家小,人民少。
【出自】: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51、鸡犬相闻
【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52、老死不相往来
【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