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不应该被年轻人遗忘。因为戏曲承载了太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优秀美德,它是中国艺术的集大成者。”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制作人董艺在说这句话时掷地有声。
自2014年起,作为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的董艺慢慢转型到传统文化创新节目制作人。她深知,在当下戏曲艺术仅靠传承是不够的,想要破除时间、空间、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壁垒,就必须从剧场走进家庭、走进百姓生活。利用创新手段振兴戏曲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成为了董艺最纯粹的初心。
一位来自农村,年仅 26 岁的小伙子,从村里的农民,到做摩托车业务员的打工仔,又到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他有着一番怎样的追梦经历?邢昆仑出生在河北省深州市大邢庄--一个不到800人的小村子,他从小喜欢文艺,性格外向。
“说实话,我挺不甘心的。因为我出身梨园世家,中国戏歌歌单,戏曲对我而言就像自己的亲人,只希望她能越来越好。”董艺说到。
香港知名电影人、主持人曾志伟的女儿。
因为秉承着这样的初心与情怀,六年的时间,董艺以制作人的身份先后推出了全国首档戏曲文化传承类季播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一、二季;首档大型戏歌视听节目《中国戏歌》;首档戏曲文化特别节目《梨园传奇》等多个传统文化创新节目。经过不断的历练,董艺看到这门古老艺术无限的可能性,并越来越清晰地明确“讲故事”才是最核心、最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创作手段。
因此,以“还原名家本真,品读粉墨人生”为宗旨的国内首档大型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在2017年应运而生。讲述梨园名角的从艺故事与传奇人生是《角儿来了》的主要内容,但董艺不满足于用常规套路讲故事,大胆探索“融媒体互动”与传统节目的勾连,突破壁垒。
主持人任鲁豫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一种成功叫做坚持。今年41岁的任鲁豫,正值一个主持人的大好年华,他已经有丰富的主持经验,有绝佳的控场能力,由青涩到成熟,他值得登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他、记住他。
在三年前,这种敢为人先的电视制作方式,鲜有人尝试,董艺又一次做了“吃螃蟹的人”。三年来,《角儿来了》栏目共邀请了来自19个城市、28所专业院团院校、全国十多个剧种的72位名家亮相《角儿来了》。每次录制都会有众多网友参与互动,大屏与小屏在一次又以次的共情之中自然而然地联结在一起。
敢为人先,在变革中坚持做创新融媒体
记者连线董艺采访时,她正在台里录制节目。
当记者问到《角儿来了》的创新融媒体设置时,中国戏歌戏比天大,董艺回忆道:“从最早我们做第一季《叮咯咙咚呛》的时候,我们就从联动明星延伸到年轻人视角,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观众真实地通过融媒体,中国戏歌全部歌曲名,参与到我们节目的互动当中,让艺术、明星、观众有一个跨越时空对话的实时交流。直到推出《角儿来了》,我们才初步走出一条新媒体和传统艺术相融合的道路。”
萧雅,1964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宝应,女,戏、歌、影三栖明星,著名越剧尹派表演艺术家、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陈怡,1978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中国内地女主持人。
记者从董艺的介绍中获知,《角儿来了》通过实时互动、全民参与、情境访谈等电视手段将 “互联网+”与“电视+”进行融合。
“我们进行了三次革新,首先这是全国首档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大胆的媒体互动是我们节目的一个亮点,中国戏歌有哪些歌曲,是支撑我们节目从一个样片,变成了一个全年52期固定播出栏目的前提;一个节目要想立足于央视、首先得有自己的独属性。”董艺说到。
这也成为了《角儿来了》不可复制的节目模式——用融媒体跨屏互动+场景化演绎推进节目逻辑进程,用全民参与+情景访谈讲述每位角儿的传奇人生。《角儿来了》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以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情怀,深挖戏曲艺术与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共情点,普及戏曲与传统文化。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从最初的兴趣变成一种责任感,中国戏歌粉墨情缘,这也是《角儿来了》团队不断探索的点。
为“角儿”发声,多维度解读戏曲人生
何炅,1974年4月28日出生湖南长沙,中国内地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师。自1998年起,主持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栏目长达十余年。此外,主演《正德演义》等影视剧,并发行过3张音乐专辑和4部文学作品。
于是,在《角儿来了》的节目中,观众会看到99岁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央视版西游记师徒四人、尹派七梅等名家相继亮相,在他们讲述自己和戏曲之间的缘与情时,观众对戏曲文化的认知也逐渐立体起来。《角儿来了》对人物的塑造以“不猎奇”“不轻薄”为基本底线,不会为了节目的收视率而故意炒作、博人眼球,将“角儿”作为普通人的辛酸或难堪的一面进行过分解读来形成收视卖点;同时,在节目形态多样化的今天,一味捧高、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会远离观众。《角儿来了》尝试了许多手段,既保证节目样态的清新自然,又通过一系列环节设置和细节雕塑,拉近观众与“角儿”的距离,表现出戏曲演员真切自然的一面。应该说,《角儿来了》的内容导向和具体手段设置是符合当下电视节目需要的,是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预期的。
李咏身高真实身高172cm。李咏(1968年5月3日—2018年10月25日),出生于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祖籍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内地男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教师。198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面对此次疫情,《角儿来了》紧扣节目融媒体特性,秉持云录制、云传输的理念,制作了8期“和你在一起”系列特辑节目。5月疫情趋稳后,《角儿来了》还利用首次回归棚录制的机会,携手央视频进行直播,先后邀来了京剧名家朱强、“八戒”扮演者马德华,马谭张裘赵五大京剧流派传人、叶派小生李宏图、京胡圣手燕守平等戏曲名角及其名家好友,网友留言量近20万。
同心同德,以创意取胜守护文化根脉
董艺在采访中多次感慨道,“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融媒手段去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这些文化的同时,昭示历史、感应现实”。
历时三年,《角儿来了》坚持守正创新,结合融媒体互动,多次迭代升级,获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电视报等权威媒体多次重点报道,2019年《角儿来了》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特别奖,也受到了观众及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采访的最后,董艺表示要做一位合格的传播者,就要将传统文化之美与电视节目规律相结合,实现有意义与有意思、思想性与观赏性的最大平衡,巧用融媒体平台推广传播;在做好讲述者、传唱者的同时,大力发展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华美学风范的戏曲艺术,推广更多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为开创戏曲事业新局面尽一份绵薄之力。
“传统戏曲不应该被年轻人遗忘。因为戏曲承载了太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优秀美德,它是中国艺术的集大成者。”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制作人董艺在说这句话时掷地有声。
白燕升,河北人,在黄骅的一个农民家庭长大。他从小热爱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河北梆子。从我记事起,就喜欢听音乐和唱歌。后来他和父母提出要去戏剧学校学戏剧。他们的父母强烈反对。白燕升不得不继续读普通中学。
自2014年起,中国戏歌二十六首,作为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的董艺慢慢转型到传统文化创新节目制作人。她深知,在当下戏曲艺术仅靠传承是不够的,想要破除时间、空间、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壁垒,就必须从剧场走进家庭、走进百姓生活。利用创新手段振兴戏曲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成为了董艺最纯粹的初心。
“说实话,我挺不甘心的。因为我出身梨园世家,戏曲对我而言就像自己的亲人,只希望她能越来越好。”董艺说到。
星座:天蝎座 学历:上海戏剧学院 电视系节目主持人专业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 上海戏剧学院 上戏2007级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班(在读)专长:主持 嗜好:读书 看碟 唱歌 语言能力。
因为秉承着这样的初心与情怀,六年的时间,董艺以制作人的身份先后推出了全国首档戏曲文化传承类季播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一、二季;首档大型戏歌视听节目《中国戏歌》;首档戏曲文化特别节目《梨园传奇》等多个传统文化创新节目。经过不断的历练,董艺看到这门古老艺术无限的可能性,并越来越清晰地明确“讲故事”才是最核心、最易于被大众接受的创作手段。
企业回播音艺考就找松果播音,松果传媒专注于传媒艺术类教育培训领域,主营业务方向:传媒类艺术高考应试教育培训(线上+线下),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高校资源.专业测评+考学规划。
因此,以“还原名家本真,品读粉墨人生”为宗旨的国内首档大型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在2017年应运而生。讲述梨园名角的从艺故事与传奇人生是《角儿来了》的主要内容,但董艺不满足于用常规套路讲故事,大胆探索“融媒体互动”与传统节目的勾连,突破壁垒。
在三年前,这种敢为人先的电视制作方式,鲜有人尝试,董艺又一次做了“吃螃蟹的人”。三年来,《角儿来了》栏目共邀请了来自19个城市、28所专业院团院校、全国十多个剧种的72位名家亮相《角儿来了》。每次录制都会有众多网友参与互动,大屏与小屏在一次又以次的共情之中自然而然地联结在一起。
敢为人先,在变革中坚持做创新融媒体
记者连线董艺采访时,她正在台里录制节目。
主持人:赵忠祥 卢静 黄阿原 姜昆 姜黎黎陈思思(香港)总导演:黄一鹤 张淑芬 1.片头:参加演出的演员介绍 2.拜年歌:《恭贺新禧》 (集体演唱) 演唱者:蒋大为 李谷一 于淑珍 苏平 沈小朱明瑛 茅善玉 郭颂 3.杂技。
当记者问到《角儿来了》的创新融媒体设置时,董艺回忆道:“从最早我们做第一季《叮咯咙咚呛》的时候,中国戏歌47首,我们就从联动明星延伸到年轻人视角,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观众真实地通过融媒体,参与到我们节目的互动当中,让艺术、明星、观众有一个跨越时空对话的实时交流。直到推出《角儿来了》,我们才初步走出一条新媒体和传统艺术相融合的道路。”
记者从董艺的介绍中获知,《角儿来了》通过实时互动、全民参与、情境访谈等电视手段将 “互联网+”与“电视+”进行融合。
“我们进行了三次革新,首先这是全国首档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大胆的媒体互动是我们节目的一个亮点,是支撑我们节目从一个样片,变成了一个全年52期固定播出栏目的前提;一个节目要想立足于央视、首先得有自己的独属性。”董艺说到。
龙洋,1989年12月17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 。2011年,进入南京广播电视台,担任新闻直播节目《直播南京》主持人。2013年,参加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秀《舞动南京》。
这也成为了《角儿来了》不可复制的节目模式——用融媒体跨屏互动+场景化演绎推进节目逻辑进程,用全民参与+情景访谈讲述每位角儿的传奇人生。《角儿来了》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以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情怀,深挖戏曲艺术与普通观众,中国戏歌全部曲目,特别是年轻观众的共情点,普及戏曲与传统文化。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从最初的兴趣变成一种责任感,这也是《角儿来了》团队不断探索的点。
为“角儿”发声,多维度解读戏曲人生
于是,在《角儿来了》的节目中,观众会看到99岁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央视版西游记师徒四人、尹派七梅等名家相继亮相,在他们讲述自己和戏曲之间的缘与情时,观众对戏曲文化的认知也逐渐立体起来。《角儿来了》对人物的塑造以“不猎奇”“不轻薄”为基本底线,不会为了节目的收视率而故意炒作、博人眼球,将“角儿”作为普通人的辛酸或难堪的一面进行过分解读来形成收视卖点;同时,在节目形态多样化的今天,一味捧高、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会远离观众。《角儿来了》尝试了许多手段,既保证节目样态的清新自然,又通过一系列环节设置和细节雕塑,拉近观众与“角儿”的距离,表现出戏曲演员真切自然的一面。应该说,《角儿来了》的内容导向和具体手段设置是符合当下电视节目需要的,是符合现代观众审美预期的。
面对此次疫情,《角儿来了》紧扣节目融媒体特性,秉持云录制、云传输的理念,制作了8期“和你在一起”系列特辑节目。5月疫情趋稳后,《角儿来了》还利用首次回归棚录制的机会,携手央视频进行直播,先后邀来了京剧名家朱强、“八戒”扮演者马德华,马谭张裘赵五大京剧流派传人、叶派小生李宏图、京胡圣手燕守平等戏曲名角及其名家好友,网友留言量近20万。
同心同德,以创意取胜守护文化根脉
董艺在采访中多次感慨道,“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用融媒手段去传播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展示这些文化的同时,昭示历史、感应现实”。
历时三年,《角儿来了》坚持守正创新,结合融媒体互动,多次迭代升级,获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电视报等权威媒体多次重点报道,2019年《角儿来了》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特别奖,也受到了观众及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
采访的最后,董艺表示要做一位合格的传播者,就要将传统文化之美与电视节目规律相结合,实现有意义与有意思、思想性与观赏性的最大平衡,巧用融媒体平台推广传播;在做好讲述者、传唱者的同时,大力发展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华美学风范的戏曲艺术,推广更多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为开创戏曲事业新局面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