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兔孟昶成了送子传说里射天狗的张仙——兔年谈兔,大约这是个新鲜话题。
孟昶(919—965),五代后蜀国君。其生于己卯年,属兔。后蜀宫廷画院翰林待诏黄筌,张仙爷是哪位神仙,以画花鸟虫兽闻名古今。黄筌画兔不少,并且画的还是“卯兔”——一年又一年为孟昶生日而献画。这些画作元代仍存,时有《研北杂志》记:“黄筌画雪兔,凡三四本。盖伪蜀孟昶卯生,每诞辰,筌即画献也。”雪兔即白兔,张仙送子图片,古时很少见,被当做祥瑞之物,《抱朴子》有兔“寿千岁,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之说。黄筌画兔,为属兔的皇帝祝寿,且是“每诞辰,筌即画献”,形成系列。这可视为风俗史的材料。
《八仙上寿宝卷》中的下八仙又是张仙、刘伯温、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鲁宁秀、牛郎、织女。在鼓词《孙悟空大闹蟠桃会》中的下八仙则是罗圣主、张仙、鲁班、张千、李万、刘海、刘伶、杜康。
您好,您问的会看病的白胡子的老头是哪位仙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张仙。张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神仙,他有一头白胡子,身穿白衣,头戴金冠,脚踩白鹤,手持芭蕉,他是一位仙家的老头,被尊称为“白胡子仙翁”。
公元934年即后蜀建立的当年,孟昶继位。曾有过攻取凤州之举。在位31年,直至乾德三年(965),宋兵入成都,孟昶兵败投降,被带到开封,封为秦国公。据宋人笔记,孟昶“治蜀有恩,国人哭送之,至犍为县别去,其地因号‘哭王滩’”。天下分久必合,宋朝的统一大势所趋;孟昶的后主生涯能如此收官,则因他治蜀给百姓留下念想。
比如,他是影响后世《戒石铭》的繁本创作者,计二十四句,颁令箴于州邑:“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乙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役是切,有国是资。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思施惠政而就吏治官风归纳出这些警示,难能可贵。宋太宗赵光义从中选取“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颁行天下;及至宋朝迁都杭州,张仙怎么供奉,高宗赵构以书法家黄庭坚所书这十六字,令州官县官刻为座右铭。明代放而大之,立于衙署甬道。这便有了明清官衙里的戒石亭。
2、 送子张仙张仙是汉族民间供奉的吉祥神,能够让信奉他的人得子,因而得名“送子张仙”。《历代神仙通鉴》则认为张仙还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汉族民间还认为张仙既能送子,也能佑子。
张远霄,以一青年男子的身份充当了人间送子重任,在中国神话中是绝无仅有的。加之他勇武有力,善用弹弓驱赶天狗及灾星,深受世人的喜爱。后来,人们又纷纷请他做小孩的保护神。于是,有的画像中,张仙不仅身负弹弓。
上八仙,即福、禄、寿三星,张仙、东方朔、陈抟、彭祖、骊山老母。中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下八仙。
割据于富庶的天府之邦,孟昶的“专务奢靡”,是记入《宋史》的。他也好文化,曾开宫廷画院之先河,设翰林图画院,掌管画院的,即屡屡为属兔的皇帝画兔祝寿的大画家黄筌。后蜀画院影响了美术史,宋朝接续设置,供奉张仙供在哪个位置,且仍以黄筌为掌院画家。这是绘事,再说文学。讨论春联的起源,由门首桃符双双,到门扇联语一对,其过渡形式,便涉及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有一年,学士们的文词总不如意,孟昶亲自命笔,题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和仙家沟通口诀。
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才貌双全,写有宫词百首,张仙应该供奉哪个位置。著名的半阙《采桑子》:“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写于后蜀亡国,随孟昶被押解途中。另有《述亡国诗》,则是对宋太宗“何不殉国”诘问的回答:“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宋代《铁围山丛谈》记,到开封十天,“召花蕊夫人入宫中,而昶遂死”。花蕊夫人被赵匡胤留在宫里,居室却供着孟昶画像。明代陆深《金台纪闻》载,“世所传张仙像者,乃蜀王孟昶挟弹图。”并记,花蕊夫人“念其旧主,偶携此图,遂悬于壁,且祀之谨。一日太祖幸而见之,致诘焉。夫人跪答之曰:‘此我蜀中张仙神也,祀之能令人有子。’”
《八仙上寿宝卷》中的下八仙又是张仙、刘伯温、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鲁宁秀、牛郎、织女。在鼓词《孙悟空大闹蟠桃会》中的下八仙则是罗圣主、张仙、鲁班、张千、李万、刘海、刘伶、杜康。
《八仙上寿宝卷》中的下八仙是张仙、刘伯温、诸葛亮、苗光裕、徐茂公、鲁宁秀、牛郎、织女。鼓词《孙悟空大闹蟠桃会》中的下八仙是罗圣主、张仙、鲁班、张千、李万、刘海、刘伶、杜康。关于道教的上中下八仙。
关于上中下八仙,说法众多一般是指:上八仙,即福、禄、寿三星,张仙、东方朔、陈抟、彭祖、骊山老母。中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下八仙。
这个故事,随送子张仙的传说流播四方。北宋苏洵《张仙赞》还写到张远霄。苏老泉培养出苏轼、苏辙,父子在文学史上合称“三苏”,其赞张仙的文字自有传播的理由;而孟昶与花蕊夫人为民间所乐道,优势则在生平,于史留痕,褒贬两由之,是川蜀的龙门阵并不拒绝的话题。成都人至今仍讲,花蕊夫人发明了小吃“酒制羊头”和“白薯药片”。
张仙是中国民间供奉的吉祥神。张仙是一位传说颇多的神仙,有人将其称为禄神,又有人将其称为“送子张仙”。张仙是民间所供奉的一尊吉祥神,传说他能够赐给世人儿女子嗣,就像“送子观音”、“送子娘娘”一样。
张仙传说体现着多种文化元素的交织。姓张,唐代《元和姓纂》说,黄帝第五子名叫挥,“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免费查身上有没有仙家,因姓张氏”。神像常画张仙持弓,不过射的是圆球球——弹丸,弹谐音诞。同是送子,古人多种想象。麒麟送子,神兽驮娃而至;天后送子,津地宫庙大殿里塑子孙娘娘、千子娘娘、百子娘娘,神像前泥娃娃由祈子者用红绳拴,“偷”回家。天后宫祈子拴娃娃风俗既盛,又在山门一侧建起张仙阁,供奉以弓和弹祝福新生命诞生的神仙。旧时习俗,请了张仙像,要贴在卧室砌有烟道的那面墙上。相传天狗危害幼儿,往往钻房顶烟囱进屋,张仙守在那里,表示镇邪祟,护孩童,因为其一弓在手,是射杀天狗的神仙。
张仙是中国民间供奉的吉祥神,又称送子张仙,能够让信奉他的人得子,因而得名“送子张仙”。《历代神仙通鉴》则认为张仙还有以弹弓逐打凶神“天狗”,保护世人生儿育女的能力。
把天狗设为送子护娃的对立面,也具文化深意,怎么供奉张仙打狗。为什么是天狗?有关月食的“天狗吃月亮”之说,可作切入点。月有圆缺,周期性的晦而复明,曾被解读为生命力之顽强。屈原《天问》的月亮之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意即在此。由此,吃下长生不老药而飞升,奔月成了嫦娥的归宿。月宫有玉兔捣药,鼓捣长生药。又因兔类繁殖力强,天下兔“望月而孕”,是古人又一奇想。对着月亮下嘴的天狗,是不是要复制大地上的猎犬逐兔?广寒宫有桂树,任凭吴刚砍伐,“树创随合”,不留斧痕,为月亮代表的生命力再作渲染。以月亮为中介,来看护佑生育的张仙射天狗,不难感受其中的文化逻辑。“男不拜月”,祈子拜月曾是广为流传的女性风俗。
属兔孟昶,由后蜀国主成了送子张仙,传说中还委以射天狗的重任,有料有趣的故事,且为刚刚过去的癸卯新春作谈助。
文并图/民俗学者 吴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