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朋友圈解释

成语故事幼儿,幼儿易懂的成语故事

目录
  • 幼儿简单成语100个
  • 幼儿成语故事大全3-6岁
  • 100个励志成语故事
  • 适合幼儿讲的成语故事100篇

  • 幼儿简单成语100个

    幼儿园成语典故:

    1、散族醇酒妇人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被秦兵围困,赵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迫于秦国的压力,晋鄙不敢行动。魏公子信陵君盗取兵符,杀了晋鄙,亲自率军救赵。他中了秦王的反间计被魏王免职,他只好纵情于醇酒美人之中。

    2、率兽食人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搞得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孟子到各国游说放弃战争施行仁政。孟子对梁惠王说:“你厨房内有肥肉,马厩里有壮马,老百姓却面有饥色,野地里到处是白骨,这等于率兽食人。国家要富强必须要爱护人们。”

    3、天马行空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西域大宛国出产一种名马可以日行千里,被称为“西极天马”或“天马行空”。汉武帝派使臣带上金银珠宝去换这种千里马,大宛国国王毋寡杀了使臣侵吞财物。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国,取得西极天马3000匹。

    5、离题万里搭拍成语故事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

    6、一片冰心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诗人王昌龄官场屡屡失意,触犯了权贵豪门,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而自慰,决心不与那些人同冲枝弊流合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幼儿成语故事大全3-6岁

    3至6岁简短成语岩带故事有熟能生巧、百发百中、画龙点睛、画蛇添足。

    1、察迟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2、百发百中: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3、画龙点睛: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败枣李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4、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人多酒少,不够喝。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100个励志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指着鹿,说是马锋芦仔。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例句]

    成语“指鹿为马”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我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故意颠倒是非的人。

    [近义]

    混淆黑白 以白为黑 识龟成鳖 指哗禅皁为银汪白 ...

    [反义]

    循名责实 是非分明

    适合幼儿讲的成语故事100篇

    开天辟地

    【拼音】: kāitiānpìdì

    【解释】: 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成语故事】:

    神话中传说,世上最早时,天地浑然一体。世界像个鸡蛋,天地的开创人盘古就在蛋里。

    一万八千年后,盘古从蛋里走出来。蛋里淡淡的烟云冉冉上升,变成青天。混备帆肆浊的沉渣逐渐凝聚,变成大地。天地近在咫尺。盘古弯曲着背把天地撑开。盘古顶开立地一万八千年,终于把天撑高。天地再也不会合在一起,盘古才安然死去。他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留下的声音,变成雷霆。他的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仿轿。

    盘古开创了世界。

    颂扬开创伟轿码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351644088@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