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艾草香,片片粽叶长。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
如果说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那么一定是端午节。
每一年的端午,正值夏日,日光正好,美味的粽子,清新的艾叶,让人心情舒畅。
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习俗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家家包粽子,祭屈原,端午节从此深入人心。
同样的端午节,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是不同的风情。
诗词君分享十首最美的端午节诗词,一起在诗中,体会人生的千姿百态吧!
1、最惊喜的端午词: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1.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清·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古人将初夏时的东南风,称为薰风。
当薰风吹满殿阁时,正是樱桃成熟的时节,屋内的燃着的薰香,驱散了暑气,微微摇着小扇,夏日悠悠而漫长。
在悠悠的夏日中,词人惊喜地发现,菊花开了,可如今才五月呀。
属于秋季的菊花,夏日开放,怎能不让人欢喜呢!看到花儿的那一刻,相信词人定是暑气也半消了吧!
生活,总是充满不期而遇的惊喜。希望这个夏天可以被偏爱,日子清澈灿烂,美好不期而遇。
2、最真诚的端午词: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宋·苏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
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6.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1. 关于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关于春节的诗。
1094年,年近花甲的苏轼被贬到惠州。
此时,他身边的姬妾多散去,唯有朝云不离不弃,陪着他,远赴惠州。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春节)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人生艰难的日子,两人相依相伴,互相慰藉。有了朝云,苏轼的生活不再那么难过。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苏轼想送给朝云一首词,回忆往昔美好,祝愿朝云来日身体健康。
问朝云有什么愿望?朝云只说,想求得苏轼一首好诗,书写在裙带之上。
人生,得一知己,要用一生一世来报答。
3、最豁达的端午诗: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己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两千多年前,屈原不被楚王信任,无法为国出力,一直抑郁。
当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时,屈原绝望了,他自投汩罗江,殉国而死。
怀念屈原一直是端午节的主题,可是,这一天,汨罗江上,因为下雨,却无人纪念屈原。
诗人很伤感,也许,他联想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又何止屈原一人呢?
可是,他马上又想开了。那成型的榴花仿佛在笑自己自寻烦恼。
陶渊明即使不喝酒,也是独醒的那个人。而今日,即使没有凭吊之所,也无法阻挡我对屈原的思念。
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这场人生,你就赢了一大半,其余的其余,人生自有安排。
1.描写春节的——《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①描写元宵节的——《生查子》——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
4、最伤感的端午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端午日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小时候喜欢过节,长大后害怕过节。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汇总如下 1、关于春节 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唐)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人就是如此。
年轻时,每天盼着过节,热闹有趣,现在老了,已经没有心思去感慨万千了。
是啊,每一个节日,无不在提示着时光的逝去,老了的人,最怕的就是时光流逝了。
所以,这一个端午节,诗人连艾草都懒得挂,只喝一杯酒,只盼人生太平。
在岁月面前,不论是圣人,还是愚人,都不过瞬息,谁又能留名青史呢?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1、《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
又何必伤感,如果热爱节日,即使年老,依然能感受到许多人生乐趣,惟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5、最开怀的端午诗: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6.【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 1、描写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描写春节的——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195年,乙卯年,71岁的陆游在家乡隐居。
放下了官职,无公事烦扰,在山村里,他开心地过了一个端午节。
乡间真是好呀,石榴花开得正艳,两角的粽子包好了,艾草束在帽子上。端午有一个习俗,就是储药,配药方,这一年就不会生病。
做完了这些,夕阳西下,他放松地笑着喝起酒来。
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山村的美好风光,端午的惬意,扑面而来。
活在这温柔的世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6、最愤懑的端午词: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贺新郎·端午
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写下这首词时,是1267年,距离南宋灭亡还有12年。
南宋的端午节,十分热闹,少男少女们穿着新装,头上插着插着样式新颖的钗符和艾虎。
2.写十首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江边竞渡,船浆打起水珠溅在人的身上,热闹非凡。
在一片热闹中,敏锐的刘克庄他嗅到末世的气息。国家危矣,可眼前却一片喜悦。
他想起了屈原,在国家危亡时,他大力呐喊,依然无法影响当政者。如果屈原重生,再看如今景象,依然会选择投江吧!
越清醒的人,越受折磨。
7、最清平的端午词: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1081年,苏轼到黄州后的第二个端午节,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他与友人徐君猷同赏五月的风光,饮酒开怀,写下此词。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
黄州的端午节一片升平气象,用兰叶浸水洗澡,用菖蒲花酿酒喝,天气清明而暖和。
有美酒有歌舞,最令人欣喜的是,这里一片清平,监狱里的草都长得好高了,公堂里寂静无人,大家不妨多多喝酒宴饮吧。
苏轼真是一个知趣的好友,与友人共赏五月风光,还夸赞友人治理有方,一片升平气象。
对自己温柔一点,对别人也温柔一点,你会收获更多美好。
8、最伤感的端午诗: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写传统节日的古诗:1、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对于游子来说,每一天,都是想家的日子。
离家已经三十五年了,诗人性好山水,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
如今,头发已经花白,垂在肩上,有一尺多长。老了,想家的情绪更加浓烈。
他时时说着故乡,儿童见了,十分惊讶,问道:哪里是故乡呢?
少年时,向往远方,年老时,思归故乡。
唯有故乡,能安慰漂泊的灵魂,唯有在故乡,方能安宁长久。
9、最孤独的端午词: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南乡子·端午
宋·李之仪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端午节,有热闹,也有孤独。
李之仪住在旅店中,黄昏时,下雨了,端午佳节,他独自掩着门,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更悲伤的是,梁间的燕子带着雏鸟也全部离开了,诗人望向房梁,寻找他们存在的痕迹。
住在旅店,想喝酒都找不到伴,只有黄莺知道他的忧愁,不停地鸣叫,似在安慰着词人。
世间有热闹,就有落寞,有聚合,就有孤独,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10、最奇趣的端午诗: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端午独酌
宋·杨万里
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杨万里是一个怪人。
端午节时,他招石榴花与他共醉,门口的艾草人也笑他:这个家伙好轻狂呀!
像极了“举杯邀明月”的李白,同样孤独。
杨万里还很清醒,他说粽子虽然好吃,但过了端午,便没有想起,菖蒲虽然清香,过了端午,便没有记起。
纪念屈原只是为了应应节气,时过境迁,屈原也会被抛在脑后。
虽然世态如此,杨万里依然坚守着高远的情怀。
自屈原之后,清醒的人越来越多。
端午节是一个灿烂的节日,吃粽子、挂艾草,是继承,也是传承。
人生就像划龙舟,不进则退,传统文化在节日中显得更加丰盈。
端午节到了,愿你端午安康,希望所有粽子都是开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