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农历八月十五是哪个节 农历815是什么节日 农历12月30日是什么节 农历8月15是什么的中秋佳节 阴历4月4日祸五六日是什么节日
农历八月十五是哪个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中亮哗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键旦”、“月夕”、“追月节”、“玩月节”、卖行“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农历815是什么节日
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中秋节
起源于中国,是东亚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中秋御贺源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庆,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拍纤等地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的镇态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徵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农历12月30日是什么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八月十五正好是八月的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所以叫做中秋节。中国的农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稿友八月十五正好是仲这个时间段,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其与春节键友槐、清明节、端生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简介: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告羡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农历8月15是什么的中秋佳节
习俗一:赏月
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习俗二: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袜磨肢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习俗三: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告世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游轿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阴历4月4日祸五六日是什么节日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盯枯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凯或洞秋节才成团桥为固定的节日。